下载
APP

中国西部网络作家新视野1494期*上榜作家魏建设《种麦子》

南山书社
认证编辑 1821 作品
2023-10-07 10:30:48


images/2/2023/10/cPqDgFcP4bvDur0oC3DbFDUFV1n1g4.jpg


images/2/2023/10/HfpGj1Y8CsPPZyZ3N1pX4HshOOYUSj.jpg


网名东方,实名魏建设72年,热爱文学写作。目前经营一家家政公司。


images/2/2023/10/dbfq2EeEoLEB4xoXxXLx9x4XOg6d6R.jpg


《种麦子》

文/魏建设/东方


早晨在体育场锻炼身体,有位老者在压腿,他花白的头发,一身淡蓝色太极套装,白色八卦阵运动鞋。他说,今天十月六号,十号前必须把麦种上,否则,来年就要减产。


我也好久没有种地了,常言道,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着咱咋着。以前在家里四季都是农忙,一家人围着几亩旱地,一年四季忙的不亦乐乎。


这城里人都是文化人,人家不种地,一辈子没摸过锄头,但是人家懂,手上没有茧,说的头头是道,我感觉农民是在给城里人种地。

我嘌了他一眼,想到在农村种麦的场面。


images/2/2023/10/iBfwfFu9PBpP16v9Z19fprfdi1fwWp.jpg


种麦是秋收后的事,玉米,谷子,芝麻,大豆都收完了,把地整理出来。犁地,耙地,把地理整理的整齐干净,深翻,土质倒腾的松松软软,一点垃圾都不能见,收拾过去的地简直就像一张白纸。平,净,软。


我们农村人少吃缺喝的日子过惯了,对种麦子的态度很是用功,不是吹,不亚于高中毕业班。地弄好了,等雨,不下雨地里垧不足,麦苗出不来,农民不像别人,不会说,但是他们是真懂。要不怎么说经验大似学问。夜里,我们一群人围坐在大树下聊天,看着天上的星星变化,再感知空气中的湿度,聪明人就坚定的告诉大家,几号种上几号有雨,经过数年猜测,天方夜谭很是受用。


images/2/2023/10/wiJJxSx2xS56d6DDdIDJz6SjJ6KdOu.jpg


种麦我们叫讲麦,地弄平整是基础,技术含量高的是讲麦,要用一头老牛,要用一个至少是中年人牵着牛,和牛走齐,一定要走直。后面人要最有经验的人,一般是老人。轻轻的晃着篓,均匀的下着麦籽,


老人一代一代往下传,在种麦季节,许多年轻人遭到了老人的训斥,快了,慢了,偏左,偏右,学种麦子很多年轻人看着这场面腿都吓的打颤。


因为太看重麦子了,不能有一丝疏忽。害怕浪费一粒麦籽,误了一寸麦田。


images/2/2023/10/u8oaSSmmkiSSWJOOK2IwD88BozzjPb.jpg


那年头,玉米,谷子收的多,算粗粮,红薯一地可不稀罕。唯独麦子最重要,但是,年年种麦年年吃不上麦,一是旱地收成少,二是,还要交公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民最大的光荣是交公粮,我爷爷是个优秀共产党员,交公粮只交好的,筛筛捡捡,颗粒饱满的都交了上去。交公粮的路上一群人喜笑颜开,仿佛为国家做了多大贡献。他们像西藏的朝圣者,有目标有信仰。


一年一季的麦种季节,我身在曹营心在汉,我也曾是个种地能手,可死活的种,偏偏养活不了自己。那时候架子车沿着山路,崎岖高地不平,装一车麦子向神保佑,不翻车,不掉落,现在不一样了,荒草地旁柏油马路四通八达。我在等,老了就回家,接着种麦子。


images/2/2023/10/lF8Lzup8oXEK8xhHlxPLedeo78hKOo.gif


images/2/2023/10/ueqjORu00uEXZTU7r06dXJ0vRz2QuK.jpg




images/2/2023/10/naL0w0X0LALAlaj02l8ggl0LrGw7l7.jpg

images/2/2023/10/m6eRcdi12S6nIi1i144sGd1dRz3S12.jpg








频道:
专题:
生成作品海报
点赞作品
观看15s视频完成点赞助力++,发现更多新奇特
让视频的内容成为话题,让品牌仿佛您身边的朋友
阅读 1.1万+
点赞 4
更多
  • 广告
    评论 暂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