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装配式建筑培训之预制构件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预控措施(构件强度不足、混凝

公路工程专栏
认证总编 8272 作品
2023-04-13 11:27:36

images/2/2023/04/NIHhbShswEppgwbchOgB6DiPi10ChS.jpg

预制构件强度不足问题

指同批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评定不合格。

产生原因

原材料质量差

1)水泥质量不良。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水泥实际活性(强度)低,主要原因是水泥出厂质量差、保管条件差或贮存时间过长,水泥结块,活性降低。二是水泥安定性不合格,导致混凝土强度不够。

2)骨料(砂、石)质量不合格,石子本身强度不够,砂子含泥量超标。

3)拌合水质量不合格。

4)外加剂质量差。

配合比不合适

混凝土配合比是决定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水灰比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施工过程中材料计量不准确,外加剂使用方法错误或质量差。

施工工艺存在问题

1)混凝土拌制时间短且不均匀,影响强度。

2)运输条件和运输设备差,运输距离较远,在运输中使混凝土产生离析。

3)浇筑方法不当,成型振捣不密实。

4)养护条件不良,湿度不够,早期缺水干燥或早期受冻,造成混凝土强度偏低。

5)试件制作不规范。试件强度试验方法不规范。

混凝土养护时间短,措施不到位,缺乏过程混凝土强度监控措施。预制构件出模强度偏低,后期养护措施不到位。

预控措施

加强试验检查,确保原材料质量,严格控制不合格材料进场。

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严禁使用,加强对水泥贮存和使用的管理。

严格控制砂石级配及含泥量等指标,砂石料须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

应按顺序拌制混凝土,要合理拌制,保证搅拌时间和均匀性。

如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合格混凝土时禁止使用,生产车间及时通知试验室调整混凝土质量。

按规定认真制作试块,加强对试块的管理和养护。规范试验程序,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试件强度试验。

浇筑完的构件,要严格按技术交底的要求蒸汽养护,做好养护记录,并出模的构件洒水养护。加强落实并执行蒸养养护制度,设置专职养护人员。

冬季施工要采取冬季施工措施,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

构件脱模起吊时,同条件养护的试件试压强度合格后方可起吊。混凝土强度尚未达到设计值的预制构件,做好混凝土出模后各阶段的养护。

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

指同批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相差较大。

产生原因

水泥过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集料级配或含水量不稳定,含泥量大,杂物多。外加剂质量不稳定,掺量不准确

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不严,计量不准,施工中随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

混凝土加料顺序颠倒,搅拌时间不够,拌合不匀。

冬期施工,拆模过早或早期受冻。

混凝土试块制作未振捣密实,养护管理不善,或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在同条件养护时,早期脱水或受外力破坏 。

预控措施

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正确按设计配合比施工。加强拌和、振捣与养护。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必须符合标准规范及技术交底的规定。原材料必须齐全出厂合格证及相关质量证明文件。每批原材料都要进场复验,不合格原材料及时退场处理。

混凝土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如果是罐车配送的混凝土,在罐车1/3—2/3的位置取样。

试块制作时,混凝土要搅拌均匀,按规范标准制作。

制作完成的试块,要严格按技术交底的要求蒸汽养护,做好养护记录。


频道:
专题:
生成作品海报
点赞作品
观看15s视频完成点赞助力++,发现更多新奇特
让视频的内容成为话题,让品牌仿佛您身边的朋友
阅读 0
点赞 0
更多
  • 广告
    评论 暂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