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诗词理论】版首席版主危常辉点评作业(一)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
430 作品
2021-10-18 14:29:35

images/2/2021/10/DJQH851ESgA5ggmgZMjSJrQYNNaprz.jpg


         危常辉,网名:扬之水。福建邵武人,生于1968年,中学语文一级教师,长期从事语文教学。近年来,业余从事古典诗词研究和创作,诗词作品数百首。在《中华诗词》网页上建立了自己的诗人档案。其作品除了在同城诗友间交流外,也在香港诗词学会论坛【樵川诗词】【清流文苑】【诗词理论】版发表。香港诗词学会论坛【四海论诗】区总版主助理兼【诗词理论】版首席版主。


images/2/2021/10/fn1wU5uLA5A12kE4XEljJ9JljjWdjd.jpg


 

鹧鸪天·百年辉煌

作者:震泽一叶

        直挂云帆驶小康,乘风破浪向前方。上天揽月嫦娥舞,下海巡防双舰强。  参北斗,问天翔。同舟战疫保安康。国强民富辉煌铸,逐梦红船正远航。

 

       【评】“颂体诗”的普遍的价值是政治意义上的“颂美”。颂体之作,关键在于诗人表达的是内在真实情怀。读这首作品可以感知作者在“颂美”之中饱含对百年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的自豪。作品从奔小康、航天事业、国防建设、抗疫、国民经济等实在内容来写。首二句活用李白诗句。颂体基于其基本功能,在择词上会受到一定的局限,表征在于褒义词的滥觞,有时会出现侧声同韵,影响音韵。“上”“浪”“向”是七阳的侧声韵,“嫦”“煌”“防”“双”为同韵部字,“防”“双”不宜出现在押韵句中。“康”“天”“强”各两用。


images/2/2021/10/IJZu9LpB8xHbU45h9i4hB55H5114il.jpg

 


党的百年诞辰

作者:汀水长流

东亚雄狮醒,南湖画舫神。

群贤肩使命,热血转乾坤。

 

       【评】唐代“颂体诗”是许敬宗创立的,有规范的创作模式。颂体诗为了使得作品体制能有较大的容量,往往在句式上采用较为单调的正名对、同类对的对偶方式,即“名+动+名”或“名+名+动(形)”。这首作品就体现这一特点,两联两对,虽用体格较小的五绝,但在宽泛意义的容量显得大,体现“义在宏美”的颂扬风格。然而颂体诗的最大缺陷是诗境浅显,缺少蕴涵,许多诗歌一睹便晓,这首作品正是这样。要改变这一缺陷恐怕要另辟蹊径。试拟一首供诗家哂笑:“若得春秋笔,殷书百载功。沛然乎正气,耿日泰山东。”



images/2/2021/10/bZrDAEVQjXXde4dxZdAirMYA8O7d3a.jpg


 

感亲获《在党五十年》章

作者:贾东苏

红底金纹镰斧喧,奋争抵砺百华年。

几多精士南湖起,冲得云宵晴朗天。

 

       【评】颂体诗文有“泛政治化”的特点。这类作品要避免“大而庄、泛而虚”的弊端,创作取向应该是“小而实”,并由小而大,进行层次内容上的渐递升华,或能使得作品有较为切实的内容,就如唐宋诗人对宫廷政治的生态大多临场即景而赋彩宏博。此作正是由小而大,以在党五十年纪念章作为切入点。首句中纪念章的纹饰、颜色与转句的“南湖”,相对来说是“小而实”的内容,承句与结句则显得“大而泛”,作品有层次的渐递升华的。“抵砺”应是“砥砺”,从“得”字来看应是依平水韵,那么“喧”字就是孤雁出群了。



images/2/2021/10/WO7EXPGVz8QVG9Fi8xO6xe7v7eGGix.jpg


 

黄果树瀑布

作者:云翁

鼓响雷鸣震九霄,山颠百丈泻狂涛。

飞珠似玉扬白雪,落水如帘涌巨潮。

瀑底流清银浪溅,空中日照彩虹飘。

奇观丽景陶人醉,众客流连兴致高。

 

       【评】黄果树瀑布气势非凡,蔚为壮观。作品从声、形、色三个方面对瀑布进行摩形写态,大体以写实为主,结合适当的夸张。在创作上作者注意到“疏”与“密”的结合,前四句极尽刻画之能事,写尽瀑布的气势,颈联则意态略显轻盈舒缓。读后的审美感受就像心头有一张弓一样,满弓时紧绷,松弦时则舒缓。尾联的“奇观丽景”是对前三联内容的总括,对句内容是生发出的主旨情感。整体结构上是完整的。由于作者过于侧重对瀑布形态气势的描绘,使得读者在阅读作品的审美上会产生厚重板滞、新颖不足的感受。


 

images/2/2021/10/F7lsjrPali2bLzLSAJkD262zBIsLIC.jpg



眼儿媚·苏州拙政园

作者:云翁

        亭台环水水环亭,亭水一池风。芳桥九曲,荷风四面,无限幽清。      雪香云蔚垂竹影,碧水映天青。洞天凉夜,溶溶月色,玉兔东升。

   

        【评】“巧”与“拙”是写景诗词处理景物形态风韵常需要考虑的问题。大致上来说,“巧”是指景物写的轻灵曼妙,风神俱备,“拙”是指景物写的真形实态,朴实肖似。但 “巧”与“拙”是彼此相互依托、辩证相融的,有些诗句看似“拙”,实则“巧”,如“亭台环水水环亭”“雪香云蔚垂竹影,碧水映天青”;而有些诗句看似“巧”实则“拙”,如“亭水一池风”“荷风四面”。这首作品刻画景物的词句在“巧”与“拙”的风格搭配上很成功,总体上先“拙”后“巧”,亦“拙”亦“巧”,亦“巧”亦“拙”,两者相互依托,笔下景物形神兼备,意境清幽澹然。

 


images/2/2021/10/DMKUfdYUKdqQU2WENfZ7D4hmwMW7EP.jpg



游牂牁江一线天景区感忆

作者:金水桥边

欲回故里惹伶仃,长忆儿时夜捉萤。

不与黄昏追往事,常从晓色祭曾经。

群峰水映沉幽径,一线天开浮旧亭。

别说当年还有二,加三减五等于零。

 

        【评】一首诗词作品,往往在诗语的“雅”与“俗”之间搭配使作品风貌呈现出变化中的和谐。所谓“雅”,是指诗语的典雅精工,形象凝练,是诗人的匠心锤炼所致;所谓“俗”,并不是口语的直白乏味,而是在诗语使用上的流畅易懂,是诗人情思贯通的体现。这首作品,首联、颔联、尾联在上下诗句间因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而呈现气韵的自然贯通,“不与”“常从”“别说”“还”等文法词汇连接着上下句,尾联运用数字加减的新颖写法,朴实中别有意趣。而颈联对景区的描写语言则显得典雅精炼。作品的气韵整体上是贯通的,颈联处于“转”的位置上,用精雅之语来写景,气韵在流畅中有所变化。


 

images/2/2021/10/Ty9jgrnu6noJl00z01Yc6nnJNGIjgz.jpg



长相思·秋游诗乡旧州古镇

作者:金水桥边

        名镇游,古镇游,游赏邢江泛水鸥。天凉好个秋。  水长流,韵长流,未有新诗还自羞。赋由心境幽。

 

       【评】离合是一种旁涉与扣题的辩证表现手法。“合”是扣准诗题而写;“离”不是游离诗题,而是荡开笔墨,与诗题似“离”而暗合。“离”形式上的表现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基于联想、想象、用典便“顾左右而言他”,另一种是由言事即景而生发情志。以“离合”法来欣赏这首作品,“名镇游,古镇游,游赏邢江泛水鸥”“水长流,韵长流”词句是扣诗题的“合”;“天凉好个秋”“未有新诗还自羞”“赋由心境幽”词句是言事即景而生发情志的似“离”而“合”。情志表达上下片呈现扬抑的变化,又与各自景象相对应。尾句“由”字当避韵。


 

images/2/2021/10/MoBA05Dxoe5S35bxlA3sEXz0hO9Szd.jpg



水调歌头·访韶山

作者:山远

        圣地久神往,四访到韶峰。万松苍翠欲滴,荷叶满塘中。奇绝风光深处,掩映灵霞仙洞,山涧水泉淙。昼夜奔流急,赴海一条龙。  百思念,千情愫,靖神功。令人心醉,千里遥望见长虹。携手毛公故里,总觉温暖如意,热浪暖融融。亿万齐心日,华夏展雄风。

  

        【评】要写好一首瞻仰圣地、颂扬伟人精神的大雅作品而不流俗,若从纪念堂或纪念碑之类的庄严建筑入手必然会使得审美风格趋向于形式化、流俗化。因此可以荡开一笔,从山川形胜入手。《艺概》中说“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若舍景不言,有何意味”。这首作品从远近、形色、动静等方面写出韶山富有生机万象峥嵘(而不是小溪流水、繁花旖旎)的自然风貌。在景物的勃勃生机中表达“神往”“百思念,千情愫”的情感,以及“靖神功”“亿万齐心日,华夏展雄风”的意旨。上篇侧重写景,下片侧重抒情,情景结合上若即若离。“总觉温暖如意,热浪暖融融”一句意思重复,有凑句之嫌。


 

images/2/2021/10/n6woBkWmL2WZF26Mel5bKKam5VwEbV.jpg



岳麓山拜黄兴墓

作者:山远

当年举剑起湖湘,战罢羊城战武昌。

社结同盟伸义理,旗牵民主破天荒。

功昭日月千秋仰,义薄云天万代彰。

墓碣青山荣岳麓,清风浩气永高扬。

   

        【评】前两联从黄兴烈士的革命事迹角度来写,后两联从功绩精神的影响角度来颂扬,内容结构安排上中规中矩,内容立意、遣词气韵显得大气而庄严厚重,让读者肃然起敬。这是颂扬诗的特点。然而此类作品由于极尽颂扬之能事,很容易在词汇使用上出现同义近义词反复的问题,有悖于古典诗词诗语的凝练精要、字字惜金的特点。诗中“日月千秋”“云天万代”两词都是体现时间和空间的词汇,“仰”“昭”“彰”“扬”“荣”等词皆是近义的褒词,两个“义”和两个“天”字的重复,皆体现出措辞乏力的现象。


 images/2/2021/10/ISAbJLLeBbyEF2n2Nns2P4bJNNUDhH.jpg



秋  收

作者:金水桥边

遍野金黄露不沾,天阳杲杲劲挥镰。

人欢马叫机车累,春种秋收黍稷兼。

处处飘飞粳稻味,人人流洒汗丝盐。

小康之路须齐力,劳动能将秀色添。

 

        【评】意(或情志)与象(或情境)的完美融合是诗歌作品成功的因素之一,就这一点来说,此作在构思上是成功的。王夫之《姜斋诗话》云“意犹帅也”,尾联“小康之路须齐力,劳动能将秀色添”正是作品表达的“意”,围绕这个“帅”,作者采用写实笔法对劳动场面和田野秋景进行描绘刻画,诗语通俗质实,风格舒朗明快。不足之处在于中间两联内容上的处理,颔联是写劳动场面,颈联是写田野秋景,宜将“人人流洒汗丝盐”句内容调整到颔联对句位置,声律、择词对仗上做一些调整,颈联对句内容另拟,这样就可使得中间两联各自内容能相对统一。


 

images/2/2021/10/a0z40tWtn4nr0uWc4v9C0cvtoVxZo1.jpg



深秋过易地扶贫搬迁新村停车小憩

作者:金水桥边

几番风雨几遮眸,一种心情一个秋。

回首曾经山荦确,驱车当下路平畴。

天高地远藏龙虎,树大枝新栖鹊鸠。

风景这边尤独好,脱贫携手共登楼。

 

       【评】韩退之曰:“气,水也;言,浮物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其所说的“气”指创作主体体现的儒家诗学观中的精神意蕴。作者因山乡脱贫搬迁新村而充溢“一种心情”,驱车前往才会感到“风景独好”,才会有“携手共登楼”的意兴。所见之“山荦确”“路平畴”“树大枝新”的“浮物”以及所感之“风雨”“山高地远”“新”形之笔下的“言”就会“宜”,作品的整体气韵也就贯通流转。令人考究的是“藏龙虎”所依的是本义还是隐喻之义?“尤”与“独”二字是词性同义,不宜并用。后三联诗句内部节奏上都是“2212”,缺少变化。



images/2/2021/10/uBdly7bkc7qQyzQcc8y8Cegybdy8mG.jpg



声声慢·秋天赋

作者:赵书成

        四季轮回,夏去秋来,清和丰富谐颜。地畅流顺阳煦,放眼穹宽。斗转星移时逝,一瞬间、雨雾云烟。野现白、果蔬田禾熟,只等收还。      虫眠雁归湿冷,艳凋残、青老叶落凄然。独有菊花香著,傲立霜天。秀山绿川易色,大循环、万物无偏。节随序、待寒冬过后,又是明年!

 

        【评】此慢词用赋法对清顺、丰腴、凋残、香著的秋天物候进行铺写,采用较多的具有鲜明色彩的形动之词。就像一幅秋天的风情画一样,色彩明丽、景象繁多,且上下片的情景氛围有层次的变化。其间融入作者赏秋景时的欣悦之情,还伴有因时序变换所带来的豁达思绪,体现了刘协《文心雕龙·物色》中提出的“睹物兴情”“物以情观”的情景相谐观。不足之处在“四季轮回,夏去秋来”“斗转星移”“大循环”“节随序”等词句大意相同,在作品中不必如此同义反复。下片前三句在景物的情感色调处理上可更严谨些。


 

images/2/2021/10/BzzOdmZUWRVlZuXuLlZwm0vewke5Zd.jpg



渔歌子·秋风

作者:疏影淡妆

        野径轻寒沐晓风。幽林堤柳剪秋容。堆落叶,隐飞鸿。流云舒卷幻长空。

   

        【评】创作风格论有所谓“平易中见风味”之说。优秀作品往往能于平易淡雅中显意味,读之感觉流畅自然、气韵贯通,表情达意甚为贴切,使读者产生明净而颇有意味的审美感受。读这首《渔歌子》正有这样的感觉。野径晓沐、幽林堤柳、落叶飞鸿、流云长空皆秋之常景,然因秋风而“轻寒”而“剪”而“堆”而“隐”而“舒卷”,诗语平易,阅读无滞碍,形动之词饰常见之景,贴切自然,且无一多余之字。没有表达情感的显词,然读者自能在酣畅气韵中感受到。有的只是耳目所及物象的主客观交融之情景呈现,犹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images/2/2021/10/sjxtZOlXoS45QpCe5oOtOOtL7421xx.jpg



江岸秋月夜

作者:疏影淡妆

细柳参差戏矮墙,遥闻陌野百花香。

空庭满月疏疏影,静水浮烟淡淡妆。

拟借千波追桂棹,盼随十里耀鳞光。

慢摇撒网人归晚,一盏孤灯映小窗。

 

        【评】细柳矮墙、陌野花香、空庭月影、静水浮烟,构成一幅月夜清澹空灵的水墨画卷。视嗅之愉、形色之妙,佐以借波追棹、盼随鳞光、渔人晚归、孤灯小窗的臆想,写尽秋江月夜之境界神韵。一切都是那么相谐相融。司空图“冲淡品”中说“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心之素默与太和之妙微非独何以悟之?“实境品”说“取语甚直,计思匪深……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泠然希音”,心与境谐,不须计深,平易写来,自有妙味。诚哉,斯言也!



images/2/2021/10/JlOBlulllIG2kolxH7LlQQI2BooliT.jpg



新秋山行

作者:王殿奎

拄杖携壶出远郊,未将山色等闲抛。

思看庄蝶寻花舍,欲会丁公觅鹤巢。

天际云飞追雁尾,耳边蝉噪送杨梢。

化龙鱼去清溪在,卧听秋声拟结茅。

  

       【评】世相繁复,名利竞攀,劳形伤神,而山水形胜于人可去虑忘俗,心宁归真。此源于道家法天地自然之“撄宁”思想。“拄杖携壶”的目的是在“山色”之中“化龙鱼去”。“龙鱼”一词反用“如鱼化龙”,原指脱胎换骨,平步青云,此处指化解心中名禄之思,“拟结茅”而暂忘俗世。“庄蝶”之典意旨在于醒梦同一、超然物化,着一“思”字,说明作者在悟理体道;“丁公”之典源于多处,此应指汉代丁令威化鹤之事。着一“欲会”词,表明作者欲效丁令威学仙道而忘人间岁月。颈联是实写所见秋山之景。作品写得蕴藉典雅,意蕴深邃。中二联句内节奏应稍有变化才好。



images/2/2021/10/A41LznP24btL1M4l4losH2ZLTsNL1H.jpg


 

立  冬

作者:云屏仙翁

霜风吹籁说天寒。心想登峰共海滩。

夜雨莎莎庭院乱,白云习习夕阳残。

南山杭菊多狼藉,北岸荷花固水难。

凤泊梧桐惊落叶,人闲赏月捣芳兰。

 

        【评】一首作品,情与景结合所实现的审美维度是创设意境。“意”的统一和“境”的与之谐和,才能创设出较为成功的“意境”。主旨情感(“意”)贯穿作品的始终,关键在于取象成境。霜风远籁、山峰海滩、夜雨乱庭、白云残阳、菊残狼藉、枯荷涸水、梧桐落叶、月下捣兰等诸多意象呈现出多维度空间,缺乏统一的场景,因此存在取象的随意性,使得画面驳杂。遣词上“多狼藉”“固水难”、凤泊”的“泊”的使用都存在一些问题,可斟酌改之。


 

images/2/2021/10/zlN7t2LNszA45I525x2nZA4XZI25at.jpg



大  雪

作者:云屏仙翁

残枝断骨失梧桐,冷雨霜花各不同。

水涨秋池伤鸟语,院深幽默起寒风。

  

        【评】诗歌的语言有景语、情语、事语、思语等不同的属性,各种属性的诗歌语言统一于创作者意识流动中的“放”与“收”。近体诗(律绝)由于篇幅的限制,创作时在“放”与“收”之间要有一个合适的“度”,各种属性语言使用不必兼得,合“度”则取象不杂,拟物、传情、言事、达思等皆各得其妙。这首七绝作品景语多,选取梧桐、冷雨、霜花、秋池、深院、寒风等物候来写大雪节气,物象多而杂,其中“水涨秋池”不是大雪时令物候,可弃之。“深”“幽”“默”三字意近。情语“失梧桐”与“伤鸟语”用得较好。



images/2/2021/10/M6TFjgiMGl7Mjll6uPlz0z7s0uTJu7.jpg



 

鹧鸪天·冬月咏雪

作者:王淑梅

        凛厉寒风卷暮云,灯微星隐月无痕。始于山野妆枯木,时向廊桥洒玉尘。      呈瑞色,聚梅魂。此时可以有诗人。沧桑事影无须赋,只赋心中那份纯。

 

        【评】好作品是有气韵的,在语句当中贯通着一股酣畅的意韵。要做到这一点,语言上可实词虚词相互配合,虽然为了语言的凝练应以实词为主,但适量的虚词使用必然会使得上句与下句之间在表情达意上呈现出酣畅淋漓的气韵(词体创作更是如此)。这首作品中“始于”“时向”“此时可以”“无须”“只赋”“那份”等语汇自由地抒写情感,与一二句及“妆枯木”“洒玉尘”的典雅用语配合的恰到好处,由景而情的衔接过渡自然天成。在酣畅之中可以感觉到诗人心中那份情的“纯”与雪的“纯”已形神相融。


 

images/2/2021/10/uz5qf8vo71QCZ3jFJ7F7Glh37571gz.jpg



鹧鸪天·时逢大寒

作者:王淑梅

          守着云舒待月晴,倏时天地好清宁。留难散易分明懂,弦旧词新仔细听。      眉黛展,眼波横。缄情如许向琼英。知谁识我当时意,题罢红笺不署名。

 

        【评】孔颖达说得好 “包管万虑,其名为心,感物而动,乃呼为志。志之所适,外物感焉”。时逢大寒,诗人侧重“心志”的传达,突出自己内心的“当时意”。无论是“待月晴”的期许,还是因寒气倏然而至时感觉到的“好清宁”;无论是人事的“留难散易”,还是当下的旧弦新词的“仔细听”;无论是“眉黛眼波”的愁展,还是向“琼英”述说心中的“缄情”,都只是“当时意”的一种婉曲表达。此“意”为何?“红笺”已然暗示,何须明白说出。这样的“情语”传达更加耐人寻味。


images/2/2021/10/p177BNbHPN77HHY27yPNfFhoZEoJP6.jpg



冬日感怀

作者:大路朝天

镜里霜华半是痴,他乡久客苦谁知?

开怀浮白常随酒,信口雌黄浪作诗。

只字残篇当有乐,千金敝帚岂无辞。

年来虽恨脚筋减,胜处何妨勉力追。

 

        【评】此作抒写老有所乐的感怀,含豁达乐观的精神意緖。久客他乡是苦的,尤其是镜里睹见霜华时。年老虽因“脚筋减”而心中有所怨“恨”,然并未因此意緖消弥,反而“勉力追”。心中“痴”于诗书而“乐”,高兴时“常随酒”“浪作诗”,即便是残篇敝帚,亦感到“千金”之珍。所谓“夕阳不言老,莫把酒杯欺。清歌发皓齿,后生知不知”。老年人就应该有这样的情怀。全诗虽未有新颖之语句,直笔而白,然在情志表达上亦显得圆融老到。“雌”属“四支”韵,用在押韵句中,当避之为好。


 

images/2/2021/10/r85r5k958511Ro8ST16s5O5rRlr15k.jpg


惜黄花・小园见残菊

作者:大路朝天

         篱边邂逅。傲霜添瘦。叶斑苍、蕾枯黄、为谁痴守?休怨谢销沉,曾喜开弥久。再记取、暗香盈手。      南山相负。小园依旧。自观看、淡无言、有人知否?此夕关情同,明日添愁又。不如意、十难离九。

  

        【评】托物言情之作,关键是物象“形”与“神”的融合。“形”指物象形态,“神”指物象涵盖的与人相通的精神意蕴。作品用白描手法对“残菊”的形态进行刻画——“傲霜添瘦”“叶斑苍、蕾枯黄”“谢销沉”的现实写照与“开弥久”“暗香”曾经回想的对举 ;物象的“神”韵——“为谁痴守”“休怨”“曾喜” “淡无言、有人知否”等,是残菊的拟人化情志,亦是作者的情志所寄。在意与象、形与神的结合上相谐相融。残菊与作者心灵相通相惜。“南山”终究是要相负的,曾经的美好都将消逝,因为“不如意、十难离九”。


   

images/2/2021/10/rxAH0UUOxaUcZk0QFkkC8UXRs8ExOU.jpg



images/2/2021/10/kjI2uji7IIs88rI2KiktsF2B6zq8qH.jpg


频道:
专题:
生成作品海报
点赞作品
观看15s视频完成点赞助力++,发现更多新奇特
让视频的内容成为话题,让品牌仿佛您身边的朋友
阅读 2.7万+
点赞 4
更多
  • 广告
    评论 暂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