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龙风蓝一系12118分院第五次习作第(十刊)

龙风时代文学
3925 作品
2023-12-25 21:37:00

images/2/2023/12/bK2k6O7v8izt8U8zs4Zfv0Zi6P7KFC.jpg

images/2/2023/12/pFC3Amo5110XJA15GTfRxwTzoM14WO.jpeg

images/2/2023/12/ufoNvOo6USuSQZMK2kT2OpSuP4UUOn.jpeg


龙风蓝一系12118分院教师习作

教师作业展示:

images/2/2023/12/Od7A17lgztbB7LbTMrT81xdEQtxTXV.gif

1.

费淑访


了解对联起源、特点、价值。写出对联的概念及特点是什么。


答:对联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据史书记载,早在唐代,人们就有在门上挂桃符的习俗。到了宋朝,诗歌和散文开始结合,形成了对联的雏形。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联逐渐发展成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联特点


内容相关对联的两句诗文必须含义相关,上下联的内容要有一定的关联性和呼应性。上联和下联的内容应该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整体,表达一个主题。


形式对称对联的上下联在字数、平仄、韵脚等方面要保持对称。


一般来说,上联和下联的字数要相等,每个句子的结构也要相似。同时,对联还要讲究平仄的相对,韵脚的相协,以达到音韵和谐的效果。


语言简洁明快对联的语言要简洁明快,富有表现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表达上,要力求含蓄而不隐晦,生动而不艰涩。


寓意深刻对联的背后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情感,表达了人们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悟与思考。


好的对联不仅要有形式上的美,更要有思想上的深度。对联价值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方面的价值。


首先,对联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其次,对联中蕴含的哲理和智慧,可以启迪人们的思想,陶冶人们的情操。


此外,对联还可以传递历史文化和传统价值观,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最后,对联具有较强的娱乐功能和教育功能,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


对联概念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是诗歌与散文的结合,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成,它们在内容、形式和音韵上相互对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


熟记对偶的定义、判断要点、作用、分类、形式等,写出对偶定义和分类。总结:对偶和对仗有哪些不同之处。


答:

定义:  对偶: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叫对偶。


(2)判断要点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同或相反。

(3)对偶的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表意凝练,易于记忆。


(4)分类:

A.正对偶

上下联表达的意思是同类的或相近的,是互为补充的。


b.例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出自: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绝句四首》。


d.译: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间鸣叫,一行白鹭向湛蓝的高空里飞翔。


B.反对偶  

a.上下联表达的意思是相反或相对的,多指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b.例如:“梅须逊雪三分白,雪须输梅一段香。”


c.出自: 宋朝卢梅坡《雪梅》。

d.译: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了梅花的淡淡清香。


C.串对偶

a.“相串成对”,有如流水顺承而下,因此又叫流水对。它的起句与对句是从事物的发展过程说的,因此,意思是紧密连贯的


b.例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出自:盛唐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d.译: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5)对偶的形式

A.偶句对偶:用两句对两句叫偶句对。

a.例如: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b.译:六国结束,四海统一。蜀山树木砍光了,阿房宫才建造起来。


B.多句对偶:用三句对三句,或用更多的句子相对,叫多句对对偶句。

例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译:登上高处向人们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老远的人也可以看见;顺着风势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到的人却觉得很清楚。


C.句中对:同一句中的上下两词语互相对偶。

例如:“峰回路转”、“晓风残月”、“羽扇纶巾”。


(6)对偶与对仗有哪些不同之处  。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要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前”。


这种对称的语言形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


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得使用一词语。


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乐感和音乐美,达到表达形式上的高度完善。


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苛,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这是诗词创作所不允许的。


对偶与对仗其所以有这样一些不同,主要是因为它们是运用于不同文体的。由于不同的文体对各自表达的要求不同,所以对表达形式的要求也就不同。


作为修辞方法的对偶,常常被广泛用于各种文体,其中古代散文和古体诗歌运用尤其频繁。


它整饬了语言,增强了语势,而且两个偶句互为补充,相互映衬,使语言颇具形式美和表现力。对仗则是格律诗词独具的一种特殊创作技法。


兴起于隋唐的格律诗,严格要求律诗中的颔联与劲联必须对仗。这一方法同时也为词曲创作所彩用,后来又被用于对联撰写。


对仗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极大提高诗歌的表达技巧和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对仗的这些特殊功能显然是对偶力不能及的。可以说“对仗”是格律诗词创作和欣赏的重要标准之一,自然也就成为非诗词莫属的专用术语。


正因如此,所以格律诗词中的对仗虽同时也符合对偶的标准要求,


但鉴于“对仗”本身的特点,并且为了有别于一般文体中的对偶,故而我们通常不以“对偶”称之,而特称之曰“对仗”简而言之:对偶:修辞方式。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的效果。


对仗:(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的对偶语句。


对仗除了具备对偶所具有的特征之外,它还要求联句的上下两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是词性一致,平仄相对,且上下两句同一位置上不得使用同一词语。


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等。


对仗的要求是极为严苛的。只有符合上述原则的格律诗词联句才叫对仗。


否则就不是对仗或对仗不工整,这在格律诗词创作中是绝对不允许的,因而遂成为创作和欣赏格律诗词的重要标准之一。


熟记对句的特点和要求,分别写出:对句、对仗的概念,了解对句、对仗的基本要求对句、对仗的注意事项。


答:

1.什么是对句

古人诗文中字数相同、文意相对的句子,叫对句。通常为两个分句,是诗词写作练习的初始方法。对句的形式:针对出句,做出对句。


2.对句的要求

a.对句与出句同位置的词平仄要相反。

b.对句与出句同位置上的字、词,词性要相同。


c.对句与出句的音步(节奏)要一致。

d.对句与出句的意境必须要有关联。是指上下句的意境要有联系,即按照出句的意境,来考虑对句的意境和用词。


如出句“春风暖”的意境是春天,可用彩蝶、紫燕、翠柳、碧水等这些象征春天的词来对句;而旅雁、艳菊等是秋天的象征,不能与“春风暖”相对。


3.对句的注意事项

a.不能隔景。隔景就是指对句与出句的意境没有关系。


一般春、夏、秋、冬、白昼、黑夜、室内、室外等各为一景。如出句出的是夏景,而对句对的是冬景,就是隔景。


再如出句是“春风暖”,对句对“菊蕊香”,也是隔景,因为春风暖是春天,而菊花是秋天开放。


不能隔意。上句写这一层意思,下句写另一层意思,表达的意思不相干,叫隔意。比如出句“春风暖”,对句对“饭菜香”,就是隔意。


不能合掌。合掌就是指上下两句表达的是同一种意境,即两句一律了,叫合掌。如冷对凉,静对幽等。


什么是对仗对仗以字、词为最小单位,然后组成句的对仗。对仗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也叫上句、下句,或叫出句、对句。


5.对仗的要求

上下句相同位置上的词平仄要相反。

b.词性要相同。即上下句同位置的词,属性要相同,类别要相同,结构要相同。(词性内容可看郝成明纪检总监转发的文章。)


例:出句:

风吹柳绿,对句:雨润花红。 属性都是名词+动词+名词+形容词类别都是天文+时令?+草木花果+形态结构都是偏正结构?(?为不确定)c.词义要相联。


就是上句、下句同位置上的字词,意思要相互有联系。或相近或相反,但是不能相同(相同为合掌。如出句“跑步”,对句“飞奔”就是合掌)。


4.写出绝句与律诗中对仗规则,了解对仗避忌。

答:1.绝句的对仗有什么要求?


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

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


有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对;要求词语所属的词类相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词语的词汇意义也要相同。如同是名词,它们所属的词义范围要相同,如天文、地理、宫室、服饰、器物、动物、植物、人体、行为、动作等同一意义范围内的词方可为对。


对仗的运用有宽有严,因而出现各种不同类型,有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扇面对等。在内容上则有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名目。


2.对仗是古代诗歌中很重要的一种修辞格式,在先秦的诗歌中就已存在了,它体现了诗歌均衡美的特色。


对仗是律诗中有别于绝句的重要标志,它要求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对仗,要使相应词语的词性相同或相近,要平仄相反。


写律诗时,对仗不工不严的情况大致有词性不同、平仄未相反、对仗出现偏枯等几种。


对仗避忌    诗以精练为宗旨,对于对仗句来说,精练尤其重要,从而形成了一些避忌。避忌就是在作诗中不允许出现的情形。


对仗的避忌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避同字,二是避合掌。


诗歌是用最短小的句子表达最丰富的内容,这就要求诗中尽量不要出现相同的字,相同的字容易造成词语的冗余和诗意的平淡。


如王维《既蒙宥罪旋复拜官伏感圣恩窃书鄙意兼奉简新除使君等诸公》:忽蒙汉诏还冠冕,始觉殷王解网罗。


日比皇明犹自暗,天齐圣寿未云多。花迎喜气皆知笑,鸟识欢心亦解歌。闻道百城新佩印,还来双阙共鸣珂。


诗中出现了两个“还”字和两个“解”字,这在诗词格律中是一种不好的现象。出现同字在对仗中是大忌,除诗人为了某种特殊的修辞需要而特意为之,否则是不允许的。


常建这首《听琴秋夜赠寇尊师》中出现的同字,显然是他特意为之的:常建琴当秋夜听,况是洞中人。


一指指应法,一声声爽神。寒虫临砌默,清吹袅灯频。何必钟期耳,高闻自可亲。


2.在对仗中还应当尽量避免同义词相对。如“河”对“川”,“红”对“赤”,“兵”对“卒”,否则便是病对。如“外地见花终寂寞,异乡闻乐更凄凉”(韦庄《思归》),


其中,“外地”与“异乡”是同义词,“寂寞”与“凄凉”是近义词。此对实乃句义重复,为对仗一大忌讳,即“合掌”。合掌是指对仗的两句诗表达同一个意思。


一首诗中,如果出句与对句所用的词基本同义或完全同义,那么上下句的意思就会重复,这就好像两只手掌合在一起,所以称这样的对仗为“合掌”。


这种现象在唐代近体诗中会偶尔见到,宋代以后对合掌的限制更严,基本上不再出现。


如“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杜甫《江亭》),其中“心不竞”与“意俱迟”是一个意思,就是犯了“合掌”之病。


又如“唐昌玉蕊会,崇敬牡丹期”(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其“玉蕊会”“牡丹期”也是合掌,因为“玉蕊”是“牡丹”的别称,“会”与“期”的意思也相同。


中二联尽量避免四平头。所谓四平头即中间四句皆以同一类字起头。比如:“天黑,雨大,草绿,人稀”(全是名词+形容词),


“寄身, 顾影, 破浪,踏春” (全是动词+名词),“繁星,碎叶,腐草,微风”(全是形容词+名词),“一路,半天,十年,满园” (全是数词+量词),


“京口,瓜洲,玉龙,阳朔”(全是地名),等等。若一首诗里有更多句或者八句都平头则更不好。


4.摞眼:众所周知,律诗的中二联,即颔联、颈联都要用对仗,因此这两联的句式选择甚为关键,一旦选定句式,出句、对句就同一结构了。


律诗一般要求颔联、颈联的句式结构不一样,否则称为“摞眼”,是作诗大忌。


姑且莫说今人诗词,即使是唐人,也有犯摞眼之弊的例子。


例如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诗中的颔联、颈联为: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不难看出,四句话的前四字结构完全相同,都是偏正名词短语加偏正动词短语。


如果将“芙蓉水”、“薜荔墙”、“千里目”、“九回肠”都看成偏正结构,则四句话结构完全相同,是名副其实的“摞眼”。一犯此忌,诗句就显得呆板了。


当然,犯摞眼之弊的名家毕竟绝少,但对于今人作诗,此忌应当尽量避免。这就要求写诗的人对此二联的句式结构要好好推敲。


再者,节奏、韵律是诗歌区别于其它文学体裁的重要特征,律诗中二联的句式正好能够表现其节奏和韵律。


5.不规则的重复字要避免。律诗和绝句因为字数少,应避免同一个字不规则地重复出现。


有些字重复了反而显得意境好,这类重字我们鼓励用。比如:李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又比如“为春留取芳菲意,不许芳菲凋到零”和“来生若有湖山梦,应较湖山瘦许多”---华山论剑(奥地利维也纳);


“闲来检点旧文章,半卷温馨半卷凉”---邓世广;“白衣白犬三山外,红粉红尘一笑中”


和“千夕云霞千夕有,一窗风景一窗休”---张海峰(美国硅谷);“只因久立东风里,总觉东风是故人”---燕子(美国休斯顿);


“茫茫烟雨随帆去,寂寂苍天伴鹤留”---过客(美国洛杉矶);


“翩翩蝶舞眼前去,恰恰莺啼墙外来”---荷花清香(美国肯塔基)。


此外,律诗中间两联对仗结构完全相同,即上一联与下一联对仗方式完全一致,也是应当避免的,这种情况容易使全诗显得呆板。


5.标出下面绝句的平仄和在题目后面标清韵部。七绝·凉州词(上平十灰)

文/王翰〔唐代〕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6.填写对联:

a.云影波光(天)上下;松涛竹韵(水)中央。

b.雨过林霏(清)石气;秋将山翠(入)诗心。


c.(铁)石梅花气概;(山)川香草风流。

d.清(风)明月自来往;流(水)高山无古今。


7.对句练习:

出句:

小桃风撼香红碎,

仄平平仄平平仄,


对句:

老树春生嫩绿稠

仄仄平平仄仄平


嵌句:

七绝*春思(下平十一尤)

小桃风撼香红碎,老树春生嫩绿稠。

几许相思无处寄,征鸿带信彩笺留。


2023年12月1日

images/2/2023/12/IoOfYg750yXDmX05Zagn2ZD58fhdOO.jpg

2

姚艳红  LF11-LY117-011


了解对联起源、特点、价值。写出对联的概念及特点是什么。


答: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是诗歌与散文的结合,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成,它们在内容、形式和音韵上相互对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


特点:(2)对联的特点

a、 内容相关

对联的两句诗文必须含义相关,上下联的内容要有一定的关联性和呼应性。


上联和下联的内容应该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整体,表达一个主题。


b、形式对称

对联的上下联在字数、平仄、韵脚等方面要保持对称。


一般来说,上联和下联的字数要相等,每个句子的结构也要相似。同时,对联还要讲究平仄的相对,韵脚的相协,以达到音韵和谐的效果。


c、语言简洁明快

对联的语言要简洁明快,富有表现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表达上,要力求含蓄而不隐晦,生动而不艰涩。


d、寓意深刻

对联的背后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情感,表达了人们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悟与思考。好的对联不仅要有形式上的美,更要有思想上的深度。


2.熟记对偶的定义、判断要点、作用、分类、形式等,写出对偶定义和分类。总结:对偶和对仗有哪些不同之处。

答:


3.熟记对句的特点和要求,分别写出:对句、对仗的概念,了解对句、对仗的基本要求

对句、对仗的注意事项。


答:1.什么是对句

古人诗文中字数相同、文意相对的句子,叫对句。通常为两个分句,是诗词写作练习的初始方法。对句的形式:针对出句,做出对句。


什么是对仗

对仗以字、词为最小单位,然后组成句的对仗。对仗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也叫上句、下句,或叫出句、对句。


4.写出绝句与律诗中对仗规则,了解对仗避忌。

答:1.绝句的对仗有什么要求

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


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有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对;


要求词语所属的词类相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词语的词汇意义也要相同。


如同是名词,它们所属的词义范围要相同,如天文、地理、宫室、服饰、器物、动物、植物、人体、行为、动作等


同一意义范围内的词方可为对。对仗的运用有宽有严,因而出现各种不同类型,有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扇面对等。在内容上则有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名目。


5.标出下面绝句的平仄和在题目后面标清韵部。

七绝·凉州词(韵部)【上平十灰】

文/王翰〔唐代〕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通


6.填写对联:

a.云影波光(天)上下;松涛竹韵(水)中央。

b.雨过林霏(清)石气;秋将山翠(入)诗


c.铁)石梅花气概;(山)川香草风流。

d.清(风)明月自来往;流(水)高山无古今。


7.对句练习:

出句:小桃风撼香红醉,

仄平平仄平平仄,

对句:弱柳烟来绿翠稀。

仄仄平平仄仄平


诗词基础好的诗友可以用出句作为首句,写成七绝诗,诗谱为:

深秋夜【上平五微】



小桃风撼香红醉,

弱柳烟来绿翠稀。

月夜银辉空旷映,

云秋百草远寒归。


作业提交时间:

2023年12月1日

images/2/2023/12/evz98v141mTNypvbe79evhVVm1Zzyv.gif

3、

伍轩国


1.了解对联起源、特点、价值。写出对联的概念及特点是什么。


答:对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是诗歌与散文的结合,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成,它们在内容、形式和音韵上相互对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


对联的特点

a、

对联的两句诗文必须含义相关,上下联的内容要有一定的关联性和呼应性。上联和下联的内容应该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整体,表达一个主题。


b、形式对称

对联的上下联在字数、平仄、韵脚等方面要保持对称。


一般来说,上联和下联的字数要相等,每个句子的结构也要相似。同时,对联还要讲究平仄的相对,韵脚的相协,以达到音韵和谐的效果。


c、语言简洁明快

对联的语言要简洁明快,富有表现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表达上,要力求含蓄而不隐晦,生动而不艰涩。


d、寓意深刻

对联的背后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情感,表达了人们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悟与思考。好的对联不仅要有形式上的美,更要有思想上的深度。


2.熟记对偶的定义、判断要点、作用、分类、形式等,写出对偶定义和分类。总结:对偶和对仗有哪些不同之处。


答: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就叫对偶。


对偶分类:正对偶、反对偶、串对偶。

对偶与对仗的不同主要是因为它们运用于不同的文体,所以对各自所表达的要求就不同,从而表达的形式的要求也就不同。


作为修辞方法的对偶常常被广泛用于各种文体,对仗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极大的提高诗歌的表达技巧和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表现力,这些特殊功能是对偶所不能及的。


也就是对仗是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的对偶语句,而且还要求联句的上下两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且上下两句同一位置上不得使用同一词语。


3.熟记对句的特点和要求,分别写出:对句、对仗的概念,了解对句、对仗的基本要求

对句、对仗的注意事项。


答:

1.什么是对句

古人诗文中字数相同、文意相对的句子,叫对句。通常为两个分句,是诗词写作练习的初始方法。对句的形式:针对出句,做出对句。


2.对句的要求

a.对句与出句同位置的词平仄要相反。

b.对句与出句同位置上的字、词,词性要相同。


c.对句与出句的音步(节奏)要一致。

d.对句与出句的意境必须要有关联。是指上下句的意境要有联系,即按照出句的意境,来考虑对句的意境和用词。


3.对句的注意事项

a.不能隔景。隔景就是指对句与出句的意境没有关系。一般春、夏、秋、冬、白昼、黑夜、室内、室外等各为一景。


如出句出的是夏景,而对句对的是冬景,就是隔景。再如出句是“春风暖”,对句对“菊蕊香”,也是隔景,因为春风暖是春天,而菊花是秋天开放。


b.不能隔意。上句写这一层意思,下句写另一层意思,表达的意思不相干,叫隔意。比如出句“春风暖”,对句对“饭菜香”,就是隔意。


c.不能合掌。合掌就是指上下两句表达的是同一种意境,即两句一律了,叫合掌。如冷对凉,静对幽等。


4.什么是对仗

对仗以字、词为最小单位,然后组成句的对仗。对仗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也叫上句、下句,或叫出句、对句。


5.对仗的要求

a.上下句相同位置上的词平仄要相反。

b.词性要相同。即上下句同位置的词,属性要相同,类别要相同,结构要相同。


c.词义要相联。就是上句、下句同位置上的同,意思要拥互有联系。


4.写出绝句与律诗中对仗规则,了解对仗避忌。

答:

1.绝句的对仗有什么要求

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


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有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对;


要求词语所属的词类相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词语的词汇意义也要相同。


如同是名词,它们所属的词义范围要相同,如天文、地理、宫室、服饰、器物、动物、植物、人体、行为、动作等同一意义范围内的词方可为对。


对仗的运用有宽有严,因而出现各种不同类型,有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扇面对等。在内容上则有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名目。


2.对仗是古代诗歌中很重要的一种修辞格式,在先秦的诗歌中就已存在了,它体现了诗歌均衡美的特色。


对仗是律诗中有别于绝句的重要标志,它要求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对仗,要使相应词语的词性相同或相近,要平仄相反。


写律诗时,对仗不工不严的情况大致有词性不同、平仄未相反、对仗出现偏枯等几种。


对仗避忌

诗以精练为宗旨,对于对仗句来说,精练尤其重要,从而形成了一些避忌。避忌就是在作诗中不允许出现的情形。


对仗的避忌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避同字,二是避合掌。



5.标出下面绝句的平仄和在题目后面标清韵部。

七绝·凉州词(韵部)

文/王翰〔唐代〕


葡萄美酒夜光杯,

平平仄仄仄平平,

欲饮琵琶马上催。

仄仄平平仄仄平。

醉卧沙场君莫笑,

仄仄平仄平仄仄,

古来征战几人回?

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部是杯、催、回。

6.填写对联:


a.云影波光闪上下;

叶香鸟语风中间  。


b.雨过林霏留石气;

风来水面散花香。


c.学石梅花气概;

观天月色风情。


d.清泉明月自来往;

白石苍松共古今。


7.对句练习:


出句:小桃风撼香红碎,

仄平平仄平平仄,

对句:细柳烟笼翠黛浓

仄仄平平仄仄平


作业提交时间:2023.12.3

images/2/2023/12/IgZNIhr0hrDjNjphAz1h0zA70cgl7z.gif

4

苑智鹏

1.了解对联起源、特点、价值。写出对联的概念及特点是什么。


答:关于对联的起源无从查起,有多种观点,远古时期神荼、郁垒的故事称“桃符”,历史记载的对联出现于三国时期。


对联的特点是既要有对也要有联,形式上成双入对,内容相互照应,紧密联系。


字数相同,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内容相关。它的价值在于传承文化,陶冶情操,是一种精炼、小巧的汉字民俗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2.熟记对偶的定义、判断要点、作用、分类、形式等,写出对偶定义和分类。总结:对偶和对仗有哪些不同之处。


答:

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相关的修饰方式就叫对偶。


对偶判断要点就是: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相同、相反或相关。


对偶的作用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表意凝炼,易于记忆。

对偶分:正对偶、反对偶、串对偶。


对偶的形式有

偶句对偶、多句对偶、句中对偶。


对偶与对仗的不同之处,对偶是一种修辞。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


它们的不同是运用不同的文体,所以对表达的要求也不同,诗词格律的对仗也符合对偶的标准要求,但对仗本身的特点是对偶所不能及的,也可以说对仗是有更加严格要求的对偶。


3.熟记对句的特点和要求,分别写出:对句、对仗的概念,了解对句、对仗的基本要求

对句、对仗的注意事项。


答:

对句对仗的概念:

对句就是古人诗文中和出句字数相同、文意相对的句子。


对仗则是以字、词为最小单位然后组成的句子,由上下两部分组成,通俗说对仗包括出句和对句。


对句对仗的要求:

对句与出句同位置的平仄要相反,字,词和词性要相同,节奏要一致,对句与出句的意境要相关相联。


对仗的要求是上下句的词平仄相反,词性相同,词义相联但不能相同。

对句对仗的注意事项:


对句不能隔景隔意,不能合掌。对仗也是如此。


4.写出绝句与律诗中对仗规则,了解对仗避忌。


答:绝句和律诗中对仗的规则:绝句和律诗的对仗要求,上下句平仄必须相反,词语所属词性一致,字面相对,对仗是律诗有别于绝句的重要标志,


它要求颔联、颈联对仗,要使相应的词性相同或相近,平仄相反,写律诗时,对仗不工不严的情况大致词性不同平仄未相反,对仗出现偏枯等几种。对仗避忌同字,合掌。


5.标出下面绝句的平仄和在题目后面标清韵部。

七绝·凉州词(韵部)

文/王翰〔唐代〕


葡萄美酒夜光杯,

平平仄仄仄平平

欲饮琵琶马上催。

仄仄平平仄仄平,

醉卧沙场君莫笑,

仄仄平平平仄仄,

古来征战几人回?

平平仄仄仄平平?

杯、催、回是韵部。


6.填写对联:

a.云影波光(天)上下;松涛竹韵(水)中央。

b.雨过林霏(清)石气;秋将山翠(入)诗心。


c.(铁)石梅花气概;(山)川香草风流。

d.清(风)明月自来往;流(水)高山无古今。


7.对句练习:

出句:小桃风撼香红碎,

仄平平仄平平仄,


对句:细柳烟悲嫩绿残

仄仄平平仄仄平

绝句:留春

下平十四寒

小桃风憾香红碎,

细柳烟弥嫩绿纨,

灿烂春光能几日,

殷勤燕子筑巢繁。


2023年12月2日。

images/2/2023/12/qPLgAZLPPBPS7Cgk7R7PsPpPkC9ABP.gif


images/2/2023/12/BcO8Tug4C9Go94Z4Jcozomc684R4jo.jpg


监制:郭宇辉  审稿:慕朝辉

编辑:伍轩国  费淑访 马舒宇











频道:
专题:
生成作品海报
点赞作品
观看15s视频完成点赞助力++,发现更多新奇特
让视频的内容成为话题,让品牌仿佛您身边的朋友
阅读 3241
点赞 1
更多
  • 广告
    评论 暂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