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老瑞赏诗文学社】倾力推荐当代作家王建山《忆春节》 热点

老瑞赏诗文学社
认证主编 15579 作品
2024-02-10 00:01:31

images/2/2023/05/w9zL9WG9yW199mgw70r97QCGKWm0g0.jpg

 

         忆春节

   作者:王建山


        春节的历史悠久、慢长,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 、元旦等,俗称大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做春节。

        春节是老百姓口中的过年,是农历的正月初一;春节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佳节,它象征着欢乐、祥和、团圆和兴旺,人们对新的一年寄托着希望;春节是我国人民一年中最隆重、也是最热闹、更是最享受的传统节日。它是原始不变的节假日。

        春节的活动丰富多彩。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那一刻,举国上下,普天同庆,各族人民喜气洋洋,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的盛装。节日的热闹气氛不仅洋溢在千家万户,也充满了大街小巷。

        春节的伟大之处,在于一个国家能不分天寒地冻与春暖花开的地域,居然这么自然、情愿、真心实意地加入如此重大的一次盛典,还是每年一次,从不间断,它的凝聚力到底在何处?

        这就是家庭中亲情的力量,让中国人能够自觉地遵循着人伦的大道,它大于宗教,大于政治,大于金钱,不管家在何方、穷乡僻壤,还是在灯红酒绿的都市;不管是在外地工作,还是在外地上班的农民工;不论家中穷富,绝大多数的人都要从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往家回,谁也阻挡不住中国人回家过年的脚步。

         过年,让亲情得以加深,让友情加以升华。

        过年,是展望中华民族大家庭和和睦睦,团结友爱,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与期盼!

      过年的味道其实就是团圆的写照,骨肉亲情,至爱亲朋,总是聚少离多。过年了,风尘仆仆回来,感受家的温暖与年的味道。远方的游子即使千里迢迢也要回家过年,看望爸妈,献上孝心,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品尝年夜饭。

        过年,长辈总要给晚辈压岁钱,期望孩子们幸福成长。晚辈都要给长辈拜年、磕头,祝福他们身体健康、新年吉祥、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幸幸福福、平平安安。

        中国人回家过年滋润亲情的初心始终不改。有钱没钱都回家过年,这是中国人对宗亲血脉的寻根问祖。就算把全世界的节日,都写在日历上,也撼动不了对中国春节的想往。一个融化在文化基因中的传统节日,对这个民族有如此强大的整合能力,多么令人惊叹。

        我们的春节,是我们对文化的认同、是对文化的自信,是文化自觉汇聚成的民俗、民心、民意。我们的春节,是全世界华人热爱生活、看重亲情的最好体现!

玉兔载满丰收去,

金龙下凡送福来。

一纸窗花新春喜,

两联佳对盛世赞。

千家拂尘辞旧岁,

万户团聚迎新春。

家和业旺吉运至,

人民子弟在守边。

二零二四丰收景,

人民幸福气象新。

        过年不是富人的专利,平民百姓更爱过年,穷人的孩子期盼过年。在那物资匮乏,生活拮据的贫穷年代,再困难的人家,即使借钱也要置办年货,购鱼打肉,买菜宰鸡;添衣买鞋,增添喜气,让年味无穷。

        我们小时候盼过年,期盼浓浓的年味直到永远。

        过年,不仅意味着穿新衣、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看烟花、观花灯,而且还可以吃上热乎乎的白面馒头、香喷喷的肉馅包子,另外还有包有硬币期盼好运的猪肉馅饺子;并且,我们还可以品尝到平时吃不上的稀罕鸡鱼肉蛋和虾蟹海鲜等山珍海味,让饥肠辘辘的肠胃增添油水。

        过年,让人生增添美味。有钱人天天过年,没钱人盼望过年。

        中国的年,不管怎么变,都蕴藏着中国人一份浓得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年酿造的淳淳的味。

        年,是积累了丰富物质的生活体现,是物质的享受;是一种融入了文化的意境、是文化的象征。

        为了庆祝这个节日,男女老幼,在过年的几天里,尽享吃好穿好玩好,家家户户都开心快乐。就连为人类出力的朋友一一牛、马、骡、驴之类的动物,也都停下休息几天,尽情地享受“年”带给它们的惠顾。

        每年时令已过冬至,寒冬腊月来临。我們期盼已久,渴望多时的农历春节,即过年,已近在眼前。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又一年,我们总要停下忙碌的脚步,让身心给自已放个假,感受一下过年的味道。

      在我们沭陽,过年,不单是指除夕(年晚)或初一(春节)。从农历腊月二十四“祭灶”开始就已经算过年了,即“小年”。

        小年既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又是盛大“春节”的序幕拉开。

         小年,其实并不小,相反它拥有极为浓重的年味儿和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广义的“春节”,就是从农历的腊月二十四“祭灶”,即“小年”开始就已经算过年了。家家户户,洗洗晒晒、打扫卫生、保洁家园、擦门擦窗、置办年货、蒸饪馒头、杀鸡宰羊、购鱼买肉……忙的总是不亦乐乎。

      “小年”这个充满温馨和喜庆的日子,如同一道彩虹,相交在冬与春之间。在这个特别的喜庆日子里,送上我最真挚的祝愿,愿你的人生如同彩虹般绚丽多彩,愿你的日子里充满无限的美好及期待。

       “小年”的来历,据传说 :明朝皇帝朱元璋在年轻时,是一个穷光蛋。有一年要过年了,他身无分文,想在肉铺里賖购几斤猪肉过年,可是人家老板不肯呀,朱元璋说:那就賖一个猪头吧,在古代呀,猪头是很便宜的,老板说:猪头也不赊。朱元璋在无可奈何情况下,顺手就在街道的墙壁上写上一首打游诗:“可怜可怜真可怜!

别人有年我无年,赊个猪头要现钱,有朝一日当皇上,老子要过两个年。”

        真的想不到,朱元璋后来果真当上了皇帝。

        这一天,又快到过年的日子了,他想起曾经他写在墙上的一首打游诗,为了兑现自己的金口玉言,他颁旨,从今年起就开始过两个年,一个叫小年,一个叫大年。当时已经是农历腊月二十二了,就定在明天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是小年吧。由于当时交通不便,圣旨传到南方又迟了一天。所以呀,就有了北方人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日,南方人的小年是腊月二十四日的小年的来历。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叫“官三、民四、船家五”,即当官人家是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黎民百姓是腊月二十四日过小年,船上渔民是腊月二十五日过小年的说法。当然喽,我家也是贫民百姓,因此,我家也在农历腊月二十四日过“小年”即“祭灶”。

        为此,这个传统习俗一直延续到至今。

        我曾记得儿时小年(即祭灶)这一天也比较隆重,仅次于过年,所以被称之为“小年”。

        农历腊月二十四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烙面饼(叫祭灶饼),有钱人家还包糖饼、馅饼。家主(一般都是男主人)在吃晚饭前,端上祭品(祭品一般都是三块灶面饼、三碗白开水)到灶台前,把祭品放在灶台上,并在灶台左右两边点上小蜡烛,先在墙上张贴一张跑灶(跑灶一般都是黄色,跑灶上印有黑色灶老爷骑着小黑驴),然后当家主人跪在灶前,边烧纸边祷告磕头。烧的纸中有叫火纸(黄色)和冥币(叫薄)及包好的秸秆草如黄豆秸、麦麸皮、豆饼等驴料,寓意是留给喂灶老爷骑的小黑驴吃的,吃饱后骑上天。主人在烧纸时嘴里念念有词:“二十四送灶老爷上天,秆草拌麸料,小黑驴吃饱送灶老爷上天,好话多说,坏话少提。多带粮,少带草,多多带些金元宝;灶爹灶奶灶小娘,我家祭灶没买糖,小麦糊子包酸菜,不吃不吃好几块。并恳求灶老爷上天多美言,保佑人间黎民百姓的平安幸福,年年丰收,岁岁有余,吉祥如意,家家欢乐!” 


images/2/2024/02/rqAcZ4W8MTaMcDDjM4wDMA3MGCAv3D.jpg


        耆老我是1957年出生的,那时的农村贫穷落后,我童年时候,村里一穷二白,既没有脱粒机、打面机(磨面机),也没有打稻机(碾米机),平时全靠石磨推、碓臼舂、碾子压。就连碾子、碓都很少,碾子只有人口多、村庄大的才有2~3盘,碓嘛,平均一庄也最多有一两个,所以,每逢农历腊月下旬就开始准备年货了。妇女孩子齐上阵,起早摸黑、披星戴月,排队舂米、磕面。一年到头,老百姓只有到年了,才能吃上用面粉做的馒头、饺子及用糯米面做的汤圆等,平时全是煎饼、稀饭、山芋、胡萝卜,外加青菜、野菜等,就这些杂粮还吃不到头,到了春天大部分人家都挨冷受饿。

        春节前几天,每家每户开始修桥铺路垫门前,家家户户搞保洁。整整齐齐迎春节,干干净净过大年。床毯褥被、衣服鞋袜要洗干净,屋里屋外、家前屋后要保洁;出粪塘、垫猪圈,就连鸡圈、羊栏、牛棚等都要彻底清扫得干干净净。过去老百姓买不起肥皂,那时也没有洗衣粉,更没有洗衣机、甩干机,人们只有用做豆腐的下浆水泡洗衣服,洗好后用破布包上在放到青灰里,人上去往返踩,连踩几次,水基本被压干和被青灰吸干,这才开始晾挂日晒。人们再穷,一年到头也得把衣服换洗干净。

        春节中的除夕,是年节中最隆重、最温馨的,在我老家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都管除夕叫“年晚”,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尽享天伦之乐。

        因此,年晚要办好两件事:

        首先是烧土纸。除夕这天,中午到天黑之前,要端上煮熟的猪肉和酒,在肉上摆放三棵大葱,虔诚地端到土庙前(那时每个村庄的庄头都有土庙),双膝跪下一边烧纸一边祷告,求土地老爷保佑家人和全庄人的平安丰收、幸幸福福,健健康康。然后夹肉泼酒磕头。有钱人家还在土庙前燃放鞭炮。

        其次是上供、贴对联等。首先要把家院内用黄沙铺上,这叫黄金铺地。在打扫和洗刷干净的堂屋正门的后墙上悬掛一幅画面祖先,在祖先下面放上一张供桌,供桌上,放上用挂满花生的松枝插在剩米饭中,(寓思是吃不完的隔年饭)还有炒好的鸡鱼肉蛋等美味佳肴,再摆上糕点、花生、水果、馒头等。馒头上搭上新鲜菠菜,再点上香和蜡烛(有钱人家烧的是香气扑鼻的檀香木块,点的是尺余高的印彩大红蜡烛),全家人清洗打扮一番,孩子们换上新衣围坐在供桌边,由家主烧纸祷告后,从长辈开始依次磕头方可吃晚饭。晚饭后,开始燃放鞭炮、张贴对联、挂浪(即门次)、灶码等,灶码两边印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等字样。然后将磨眼里放满麦麸并插上桃枝(麦麸的寓意是象征家家富欲,桃枝是驱邪的),门两侧上方的门洞里,也要插上桃枝(寓意也是驱邪的),锅里放上馒头、米糕和豆腐等之类的食物(意思是压锅、图吉利的。馒头是象征着年年有余,米糕是象征着高高在上,豆腐是象征着家家都富),接着开始守岁。熬糖做大糕、炸糖果、炒旺癸(癸花籽)、花生、瓜籽等。孩子们蹦跳唱歌……非常温馨热闹。孩子们嘴里唱着:  春节到,齐欢笑;小朋友,真热闹;穿花衣,放鞭炮;压岁钱,伸手到;贴对联,驱邪恶;祭灶爷,好话说;孝公婆,祭祖上;初一早,莫忘掉;揣元宝,接财神;玩花船,唱小调;放开门,真热闹。同时,在睡觉之前,长辈们要分发给晚辈压岁钱(也有人家是初一早为长辈磕头后给压岁钱的)。桌上的祭品要供放三天,每顿饭前都得有女主人洗净手脸端上饭菜到桌上敬供一下。


images/2/2024/02/JoQc0hiJ96zlJ2lvh7BBYq6luIH9cC.jpg


        接着是过大年,大年初一早上醒来后要先吃糕点后才能讲话(俗称开口糕高升、图吉利),然后做第一件事是家主挑水桶出门抢头水图吉利(过去既没有机压井,也没有自来水),回来开始点香烧纸把跑灶揭下烧掉,称为揭灶。然后洗漱好给长辈们磕头。家家必吃饺子和汤圆,叫“揣元宝”。说的都是发财、平安、长寿等吉利话。早饭后有拜年的、跳财神的、送财神的、唱铜鼓的、走高跷的、玩花船的……热闹非凡。

        春节这一天(还有初三、初五两天)都是男人们休息不干活,女人们也休息不动针,尽享年乐。据传说,这三天干活会受穷一年。

         如今的春节可好了,亮化的街道广场,洁净的社区村庄,无不整洁靓丽。过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四“祭灶”小年以后,各地城乡间的主要交通道口旁,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私企商户、包括私人住家等,大红灯笼儿早早就挂起来了,欢度春节的横幅、条幅等也都早早的挂起来了,城区路边及各乡镇主要道路的路口两旁的风景树上,也大都标扯了“珠珠灯”和各色彩灯,在夜晚间里老远就显示出五彩缤纷的霞光来了……

        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一部手机可以畅游天下,遥远不是距离,即使远在天边,因故不能回家过年,也可以用手机通话,或者通过视频仿佛回家过年,父母二老好像就在身边,照样献上爱心与祝福。而越来越多的人们追求时尚,却把年夜饭定在宾馆饭店,彰显隆重、阔气、丰盛。

        现在一过农历腊月二十四小年,就有人开始说拜年之类的吉祥语,富裕的人们不用再起早贪晚地蒸、炸、炒、烧了,大鱼大肉不在话下,天上飞的(如鸟类、大雁、白鸽等)、地下长的(如花生、萝卜、马铃薯等)、水里播的(如莲藕、茭白等)、陆地上种的(如瓜、果、蔬菜等),只要是好吃的美味,几乎都能吃上,天天都象过年一样。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年,不再是一种憧憬,而成为了一种形式。 以往过年,缺的是年货,不缺年味;现在过年,不缺年货,而缺的是年味!过去的年味再也找不回来了!难忘今宵,唱了一年又一年,再也找不回以前的那种激情,不变的是日出日落的一年四季,变了的是我们逐渐苍老的容颜!难以找到原来的模样。

        可惜的是如今的年味比过去淡了许多,亲情疏远了、友情淡薄了、爱情不烈了、乡情也忘却了;总之,都比过去淡薄了许多;传承的五千年文明史(相互尊重、文明、礼貌)也被少数人冷落了。

        这正是:年啊年!

小时盼过年,

如今怕过年。

一年又一年,

不觉到晚年。

想想这些年,

贬眼几十年。

天真在童年,

理想在少年。

艰辛在青年,

休闲在老年。

抬头快暮年,

珍惜每一年。

养生在全年,

争取活百年!

写于:

公历:

2024年2月10日。

农历:

甲辰龙年正月初一日。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李恒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


images/2/2024/02/okP9xuKKTecPcH1O0kxduEDe0dKEDa.jpg


下图是喜迎新春图片


images/2/2024/02/G0fqmqQf0PqQ67Qzjtqqtb88skkkMz.png


下面是传统的古版灶码图


images/2/2024/02/yqgA36m7a3ImQJajBs6GZJ64FIq31F.jpg


下面是传统的祭灶时用的跑灶图


images/2/2024/02/OlonQS8ETEfu9Hf8hfoTBhqDVnoSsl.jpg


下图是一妇女带孩子推的石磨图


images/2/2024/02/K18lm9w1r2ML4111419rK21Nlw97IN.png


下面是有条件的人家使用毛驴推的石磨


images/2/2024/02/PBsJItiqStli68O6Ut9KO4Ss8qL69U.png


下图是老夫妻俩共推的石碾


images/2/2024/02/iNNHyOfuCjUuKz92I7kN419UnkCs7b.png


下图是一个老汉用手踹碓舂里粮食


images/2/2024/02/d999wm7GQhoKwLnl6fzg7Nmffcfllg.jpg


下图是一个小伙子用脚踹碓舂里的粮食


images/2/2024/02/Mp7Vcq91Oo9Cm8xFqvo5851OqICV71.jpg


下图是农村罗面粉时用的罗筛及擦床子


images/2/2024/02/iOnll2zYXNu34nL33x4ZSeBZ6z61nl.jpg


images/2/2024/02/S99cH1Z71FbSf1htthDiTm7Itr3ItI.jpg


images/2/2023/12/JJ9puj4936jUAzPbD9xI9ppHUBpw34.jpg


        王建山,网名:亿农,男,1957年3月出生。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庙头镇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农艺师,退休农技干部。热爱文字、喜欢文学、爱好笔耕。

        1983年7月一2000年7月,在沭阳县庙头镇(第一故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任副站长兼总帐会计。

        2000年8月一2008年6月,在沭阳县吴集镇(第二故乡)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任中心主任兼总账会计。

        2008年7月一2017年2月,在沭阳县汤涧镇(第三故乡现在的李恒镇)农业经济技术服务中心工作,任农业技术推广员兼农业机械推广管理员等职。

         参加工作以来,利用业余时间积极撰写农技文章,曾在《中国农技推广》、《农民日报》、《乡镇论坛》、《当代农业》、《农家致富》、《江苏农业科技报》、《江苏科技报》、《新华日报》、《宿迁日报》、《宿迁农业科技信息》、《东海报》、《沭阳报》和《沭阳农林》等国家、省、市、县4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农技专业文章112篇。其中国家级5篇,省级23篇,市级36篇,县级48篇。

        1998年开始业余创作,其中处女作《夏玉米亩产600公斤高产栽培》发表在1998年5月5日第1026期省级《江苏农业科技报》上。代表作《用凹凸法栽培油菜》发表在1999年第6期国家级杂志《中国农技推广》上。

        2005年6月自费撰写编著出版《农村种植业实用技术精编》第一本农技书籍。

        1988年12月,参加江苏省玉米高产叶龄模式栽培试验,荣获省农林厅农业丰收一等奖。

        1999年12月,参加宿迁市鲁花9号花生高产栽培试验,荣获市农业局农业丰收竞赛三等奖。

        2001年10月,参加沭阳县10万亩小麦丰收计划的落实,荣获省农林厅农业科技进步三等奖。

        2015年12月,参加江苏省水稻病毒病防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荣获省农业委员会农业丰收二等奖。

       多次被市、县农业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

        1998年度一2008年度连续11年被庙头镇和吴集镇党委、政府一致评为“先进个人”和“先进工作者”;并获得“农技推广贡献奖”。

        2008年7月起,连续5年被汤涧镇党委政府评为“先进个人”和“先进工作者”。

       《宿迁日报》、《宿迁晚报》、《宿迁日报“沭阳资讯”》和沭阳县人民广播电台及沭阳县电视台等媒体曾以《吴集农技服务“零距离”惠农家》、《农技推广先锋》、《吴集农民“科技套餐”营养丰富》、《一粒闪光的种子》、《农技战线一尖兵》、《铁人王建山》、《一个乡镇农技员的追求》、《万亩蔬菜基地的“守护神”》等为专题报道了先进事迹。

        2017年3月光荣退休。退休后,在《新城文学》、《江南诗絮》、《作家与文学》、《华夏诗文苑》、《家乡故事情》、《沭阳城乡大观园》、《华文鉴赏者驿站》和《老瑞赏诗文学社》等多家网络微信和公众号平台上发表农技专业文章及歌颂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歌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歌颂伟大的人民解放军、歌颂伟大的祖国、歌颂人民教师、歌颂人民医生、歌颂农民朋友等正能量文章百余篇。


images/2/2023/12/tRF9sSrr1pSDm0pSP1Ns0pptpi0v14.jpg


images/2/2023/12/EbbXsZsZ0yP1zZ94ts4lYtpL0BYPPY.jpg


images/2/2022/07/psR01QU6aZqnQS0q5Us03g3U21NYzu.jpg


images/2/2022/01/miTW03dfundnu0suZlsiSadKDWDlkF.jpg


images/2/2022/01/gSeYt1770y1c724E1Q4AQYAR1fz7f7.gif

频道:
专题:
生成作品海报
点赞作品
观看15s视频完成点赞助力++,发现更多新奇特
让视频的内容成为话题,让品牌仿佛您身边的朋友
阅读 16万+
点赞 318
更多
  • 广告
    评论 暂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