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壶济世,造福苍生
——豫皖名医吴建华
在亳州颜集镇夏李庄有位祖传名医吴建华。吴医师从小就有一颗善良的心,每次看到来家看病的人太多了,父亲都是忙的连吃饭上厕所都没时间去,就立志学医和父一样为乡亲解除痛苦。有了这个念头后,一有空就仔细观察,认真学习,在父亲的言传身教和谆谆教诲下,吴建华在上中学时就能对平常就医者开方治疗了。
吴建华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校毕业后主动放弃城市优美环境,主动要求回到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老家。他深知农村的父老乡亲更需要有个技术好,热情周到细致耐心的医师为他们解除痛苦。在那个没有医保贫困户低保五保户的时代,吴建华利用所学知识和他爸一起几十年如一日默默的付出,有时还冒雨到孤寡老人家里义诊,对贫困家庭只收药价,还能赊欠——啥时候有钱啥时候还药费,对于实在没有收入的特困家庭甚至减免医疗药费。最让人感动的是——吴建华医师对患者无论贫富贵贱,都能做到一视同仁,为病者耐心细致的望闻问切精准施治。酒香不怕巷子深,吴建华诊所以疗效好费用低态度好被患者口口相传,声名远播后河南安徽患者络绎不绝。
农村实行合作医疗时,吴建华医师以良好的口碑和极高的声望,又被镇政府请帮忙先后筹办范庄村、郭桥村卫生所。吴建华医师在克服千难万苦后,终于从无到有把卫生所办起来了。硬件问题解决了,眼前面临第一难题是缺少医师,一个卫生所要肩负几千人的医疗服务没有一个好的医师怎么能行?可城里的医生都不愿到农村工作,正在政府领导一筹莫展时,吴建华又和学医归来的儿子再次不计个人经济得失,依然投入到村卫所工作。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吴建华医师的座右铭。吴建华医师在医术上精益求精,孜孜不倦。随着不断的学习实践学习再实践,吴建华对医学的研究覆盖外科内科妇科儿科皮肤科,并能精准施治,他的名号早已远播豫皖,经他救助的病人不计其数。病人无不对吴建华医生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和高超的医疗救治流程方案和技术赞誉有加。我们从患者所赠锦旗可见一斑:
建华诊所服务佳,
药品质量人人夸。
医术高超疾病祛,
服务热情诚信花。
患者康复心欢喜,
高尚医德传万家。
诊所名声传千里,
悬壶济世万人夸。
朝气蓬勃吴老板,
医精德高广名传。
心仁技湛身为范,
质朴怀虚永向前。
豫皖医行多俊秀,
妙手回春最高专。
民祈百泰无疾病,
国盼千祥尽圣贤。
华佗再世,妙手回春
医德双馨,名播豫皖
…………
面对光彩夺目的锦旗和良好之口碑,吴建华医生依然不忘初心兢兢业业的做事,平平淡淡的生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医术的研究从不停息,对患者的热情周到细致入微从不马虎。吴建华医师在医术上有着深厚的造诣,他的经验丰富,技术娴熟,总是能够准确地诊断并治疗各种疾病。他高超的医术令人尊敬,他高尚的医德更暖人心里。
临了,请允许我以一首小诗作为心语相送:
医德无价
自从进入了商品社会
看不懂的事逐渐增多
铜臭污染了善良
原本纯洁的灵魂开始堕落
最典型的莫过电信诈骗
让无数青年坠入深渊
曾经被称作“圣殿”的医院
“救死扶伤”的观念也逐渐变淡
“过度医疗”的新名词
使患者望而却步
再三的评估选择
生怕在“陷阱”滑落
他们循着口碑来到这里
探寻心灵的净土
井然有序的熙攘
似乎证明着什么
再次从“照影”机下逃过
与其说运气
不如说是医德
成千上万的人记住了你朴实的外表
成千上万的人记住你金子般的心
没有华丽的词藻
一句嘱咐足以温暖患者
离别时我不停的祈祷
希望中国像吴建华这样的医者越来越多
张洪涛,汉族,一九六八年生于山西绛县,现居安徽省亳州市华佗镇道东村。本人酷爱文学,博览群书,涉猎广泛:古风、新韵、图诗、广告语、小说、现代诗。在多家报刊杂志及二十多家知名网络平台发表八千多篇(首)作品。多次参赛获奖,还荣幸获全球华人诗文大赛二等奖,《启封不为人知的历史》单篇以点阅量557万多荣获2020年度网络文学第一名。多年来有几百多篇(首)作品入书馆藏。
安徽省诗协会员,中国金榜头条特约作家诗人,西北文艺特约诗人,乡土文学分社文化顾问,东方文艺创始人之一,东方文艺(北京头条)和(金榜头条)编辑,《东北人画报》杂志社编辑。
东方文艺(北京头条)传媒知音网编辑部
总策划:贺丰
主编:张洪涛
总顾问:蔡瑞义
顾问:刘成宏、畅俊善
宣传部长:郭丽丽
总监:姚韵儿
杜绝抄袭,文责自负
投稿热线:13966899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