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俗事杂谈之 读书(四) 作者 嵇友国

双馨诗社
认证编辑 300 作品
2024-02-22 15:30:22


俗事杂谈之   读   书(四)

 

              嵇  友  国


       读书,幼时要律以好的习惯,以过文字之关。青壮能养成兴趣,将受益终生。

      

       孺子开蒙,要求宜紧。朱喜在《小学》上说:凡读书,须整顿案几,令整洁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书读千遍,其义自现。谓熟读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能专,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口眼岂不到乎?

       古时开蒙就是经典,当然一字不轻易,一字不轻过。也是通过读书对孩童的素质训练,戒其苟且。从案几整顿到字字响亮到心眼俱到,也是由格物向致知向意诚向心正的《大学》之道。

       

       在青壮之期,要下意识培养自己的读书兴趣。朱光潜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写道: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诱惑的能力就比别人要大些。这些兴趣你在现在不能寻出,将来永远不会寻出。达尔文在自传里说,他幼时颇好文学和音乐,壮时因研究生物学,把文学和音乐都丢开了,到老再想拿诗歌来消遣,便寻不出趣味来了。兴味在青年没设法培养,过了正常的季节便会萎谢。比方打网球,你在中学时喜欢打,你到老都喜欢打。假如你在中学时代错过机会,后来要发愿去学,比登天还难。

      

       有了读书习惯,通过阅读,你就会变成一个有趣味的人。你会自己觉得自己有趣味,别人也会觉得你有趣味,你会趣味地看待别人,不论别人的真假善恶。你会对你的生活对你周遭的一切都有趣味,感到亲切,想知其所以然,想与之亲近。你会惊奇早晨的露珠为什么上行挂在小草的叶尖,对它心生慈悲,舍不得碰掉它;你会惊奇雪花的形状如此精致,感叹造化的鬼斧神工;你会面对一大片月季花,感叹竞没有一朵是多余和重复;你会对其实每一天都一样的太阳都感到新鲜;你会对云卷云舒了然心会;你会追问流水落花究竟有无意思;你会惊奇出岫的白云它原来究竟藏在哪里……。

       张爱玲说:晚上不放帘子睡觉,醒来时满屋阳光,外面有热闹的电车声音。不管这一天将有什么事发生,单这堂堂的开头已经是可爱的。

       南星说:午后庭院里的阳光都是安稳的。

       胡兰成说,中国人喜谈天气,是宾主皆有如鱼在光阴里游泳的感觉。中国人又家常说话,往往没有一点故事,而只是对现前的天地万物的亲情,不免时时要提起它,叫叫它。

       

       等等这些,看似平常人的潇湘,肚子里没有书,是体会不到的。

       当然,这里所说的读书,不是读的理工农医,不是法律会计金融。那些专业技能的东西,只是一门糊口的手艺。但也不是说不能通过这些学问技能的格物而致知,而达到对世界的认识的升华。

       

       人这一辈子幸不幸福,对人生的态度,与你的学习好坏与你所从职业没有直接关系,与你的社会地位高低与财富多少也没有直接关系,而是跟你读了多少闲书,积累了多少人文底蕴相关。

       有一个段子记述了一个年轻人与一位老者的对话:

       问:你一生不停地读书,请问你最终得到了什么?

       答:好像我基本上什么也没得到。

       问:那你还这么读书干嘛呢?

       答:我这么跟你讲吧,通过读书,我失去了愤怒、纠结、狭隘、挑剔、指责、悲观、沮丧,失去了庸俗、浮浅、计较,失去了毫无逻辑判断的盲从和信仰,失去了一无所知的干扰和障碍。读书,世界就在眼前,不读书,眼前就是世界。

       

       一个人通过长期读书,他自然对自己的气质,自然对自己与人相处的态度,对自己内心深处的自信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一个人通过长期读书,表面上虽然没有得到看得见的东西,但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实在的。对书画有爱好的会觉得书画如烟云可堪供养,对阅读有爱好的视书本为案头的山水足以优㳺。

       读书,它会整个地改变你人生的品质,让你的人生更加充实,漾溢着对人生从容和对幸福的理解。

        苏东坡诗云:

        粗缯大布裹生涯,

        腹有诗书气自华。

        曾国藩也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可以。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把读书养成兴趣,在如今的社会,几成奢谈。

       一是现在的学生,在整个学习阶段的读书空间都被应试教育扼杀了。大学阶段更面临学业上和就业上的考试考编挤压,应试科目都顾不过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挤进了体制。在体制内是否就能从容读书了呢?如今卡夫卡式的社会环境里,读书,只能等下辈子吧。

       体制外的情形还用说吗?

       就前开朱光潜老先生所说,读书的兴趣如在年青时不能养成到年老时比登天还难。            

       朱老先生的话,让人想起农村的一种现象:过了季节播下的禾苗,长的再壮也结不了穗,过了季节出出来的笋,长的再壮也成不了竹。

       悲夫!

       二是全民已进入一个刷图、刷视频的时代。数据传输让图像视频在表达上更为直接了当,但它也在剥夺了阅读者的抽象思维。老师的课件,迎接领导检查的演示文件PPT,文字没有图像多。还有一些现在时兴的所谓美篇,无厘头地強行插入多幅图片,点缀过当已不足评,徒碍眼目,拉增篇幅,与文章毫无关联。

       人类文明都赖文字以延续和传承。一幅画面,一个故事,一段情感,在用文字将它展现的时候,需要斟词酌句,不然表述者就词不达意。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又需要把这些文字再通抽象思维予以还原它想表达的内容。如表述者词不达意,阅读的人就雾里雾中。如阅读者文字不过关,对再准确的表达也会不知所云。

       如今,读图正如洪水一样,浸漫着文字阅读,我们却浑然不知。

       悲夫!

       三是即便屏幕上的文字阅读,也难与有纸化阅相并论。屏幕上的文字信息的存在的空间是虚拟的,而纸质的文字信息的存在的空间是实在的,有一个物的可视的位置的。屏幕上的许多知识是碎片化的,不如书本系统。如对一样东西想系统化学问化,还是以书本为佳。大数据运算,是对刷屏者筛选推送内容。愚者更愚,智者更智,全在刷屏者的志趣。

       梁任公的《曾文正公嘉言钞》载:人材高下,视其志趣。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规,而日趋污下;高者慕往哲盛隆之轨,而日即高明。

       悲夫!


          甲辰正月十二

       

作者简介:

       嵇友国,男,1958年生于江苏灌南。1981年毕业于淮阴师范学院化学系,从教8年,1988年调入灌南县法院工作,从事民商事审判30年,一级员额法官。


images/2/2024/02/HtI85Wp5MSJPTdw4aW5y0s7Mj5w533.jpeg

频道:
专题:
生成作品海报
点赞作品
观看15s视频完成点赞助力++,发现更多新奇特
让视频的内容成为话题,让品牌仿佛您身边的朋友
阅读 11万+
点赞 922
更多
  • 广告
    评论 暂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