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俗事杂记之游栖霞山记(外一章)作者 嵇友国

双馨诗社
认证编辑 307 作品
2022-01-14 16:30:53

俗事杂记之                

            

逰 栖 霞 山 记(外一章)


嵇  友  国

        

     余居宁亦有日矣,然栖霞山未曾到也。

         夫人崴了脚不能同行。2019年9月6日饱餐,只身带手机与花镜,两手空空,轻装出发。从新街口北乘28路公交至新庄广场东换乘21路至栖霞山南门,已十一点。示旅游年卡,被告知年卡不包括栖霞山景区。复示身份证,以十二元半价购老年票得进。

        云气下沉,烟雾缭绕,偶尔飘几滴小雨。从南门进山有新铺的柏油游览车道与木质栈道并行,路面透湿。因走栈道要注意台阶,还有栈道都在树丛之下,凡树皮比较光滑的大树干上,会附有多多少少的大如蚯蚓约三四寸长的虫子,褐色而黄节,密密麻麻约五十多道,百足有余,不知所名,样子格外瘆人。拍下照片查昆虫百科,得知名叫马陆。所以不走栈道,从柏油路沿东边向山北绕上,幸喜没有太阳。步步上坡,一路不见一人,唯鸟鸣蝉噪。约五百米时,后面头发和鬓角全湿。到饮马池时,凉风习习,暑气顿消。一直沿途向西绕到山北时,虽在上坡,也不觉得热。接夫人电话,叫拍点好景致发给她。挂电话,转而向北,眼前豁然开朗,万里长江横呈脚下。我打开手机摄像,缓步向前,过大轩,上露台。江面风平浪静,远处船只如泊江中,不见移动。花太阳照射下,云彩在黄色江面投下块块浅绿色斑影。对面江岸隐隐约约,远处热电厂的冷却塔如宝塔糖大小立在江边。如此绝佳的阅江所在,如果少年时登临,面对长江天险不知道又要演绎出多少莫名的雄心壮志。而现时,没有怒号的江风,没有排空的浊浪,没有思古的幽情,没有无名的激烈。退了岗位,休了事业,唯日月如天地悠悠,唯余生如江水涓涓,叹逝者如斯。

        过此境继续向西,已是下坡。上坡时是前腿弓,后腿绷,上身前倾,步步着力。下坡时要抬头、挺胸、含腹才好走,老觉得有一种力量在后面推着。终于释然穿高跟鞋的美女为什么从我面前都是昂然而过。

        至虎啸亭,柱上有联:

              万壑松风明月照,

              千山虎啸大江开。

         字不丑,内容一般般。从豁处远眺,长江四桥临空飞架。正欣赏间,觉后面有人,转身见一美女翩然而至。从南门到虎啸亭两个多小时,没见人影,没闻人声,也没见游览车走过。陡然见一美女,悚然一惊,山鬼耶?旋而自嘲。少时听聊斋故事,心期哪天也能遇上一个女狐?不想今天见一美女,却疑山鬼。吾也如叶公假好龙也。

        折向西南,走不远见俩环卫阿姨。问始皇临江处怎么走?阿姨反问来时没看见?答曰没有。阿姨说你原路返回再找,约一里路。我以为在这半包围的山峰上。返回到前面的阅江所在,才发现临江的台轩后面有一若大勒石:始皇临江处。铭文载公元前210年始皇第五次出巡时登临于此,并埋双璧以祭天地,嘱李斯立石为纪。只是来时,为眼前景象所慑,未见背面石刻。

         复向西南折返,至栖霞山古寺已下午三点半。院后路边有五六家小店经营饮品及零食,才知一路走来,未见一处小卖。虽然早已饥肠辘辘,因未曾礼佛,不敢享用。

        从西边向南绕到古寺前方,向北望去,是三面山体相连,呈半包状为屏,四周有巨大枫杨掩映,前方半月池塘相照,真风水宝地。从南向北,先是高大的石鼓石柱撑起的三叠飞檐斗拱木牌坊山门,中间悬挂乾隆御笔栖霞山三个大字匾额,乃现代之物。奇怪的是乾隆先生写的栖字不是繁体的棲字,而是写成栖,同现代简体,是否异体字也未可知。第二进是现代白花岗岩石牌坊寺门,中间横额是赵朴初书棲霞禅寺,外联是:

            隋塔唐碑留胜迹

            虎踞龙盘护名蓝

内联:

千佛名蓝朗公说法宗三论

 六朝胜迹仰祖印心属二伽

        内联尚可读。再进是三门过道,这过道还有看头。中门惯例不开,上悬御笔棲霞山寺红底金字匾额,两边是前书协主席沈鹏书写的石刻嵌字对联:

            棲山观自在,

            霞水乐长安。

        联子的字与内容都不错。可惜没交待出处,这多是现代书家的通病。两侧边门只设门洞,右额题登菩提道,左额题入般若门。

        过过道,右侧是钟楼,有内外两联。外联是林散之老先生所书:

            莫放春秋佳日过,

            最难风雨故人来。

        钟鼓楼的晨钟暮鼓,惊醒过多少名利客,唤回过多少迷梦人。这个联子,放置钟楼,真让人不甚了了。内联是栖霞寺方丈茗山所书:

             积德虽无人见,

            存心自有天知。

     内容也还罢了,只觉格调尚难与古寺相匹。盖人心的修炼有三境:第一境是欲求人知,第二境是不求人知但求天知,第三境是内心足够强大时,不求人知,不求天知,只要自知。阿弥陀佛!

        最后是两进庑殿,后大殿两叠,高大宏伟。中门鎏金大匾曰万德壮严,赵朴初所书,其端庄大气,非大殿所不能配。前廊抱柱内联沈鹏草体所书,外联林散之草体所书,皆不及殿内茗山和赵发潜所书的行楷抱柱楹联大气。其实榜书楷、行、隶、篆皆可,独草书不宜。林散之与沈鹏的草书写尺牍和小件作品没人敢不认同,但榜书仍延一体,因格局无法开张而明显不足。对此不少书家深谙其道,故小品、大作,书体各异。我总觉得草书那如游丝的连带及飞白,弱化了底与图的对比关系,只能近玩而不可远观。如美女传情,全在眼角眉梢,要领略,可远呼?而业界迷于权威,外界迷于名头,识者均三缄其口。

        出栖霞寺景区,向南直到大转盘边的公交站点,也没见吃喝叫卖,忍饿回程。 辗转仍乘28路。中山路南行没设新街口北站,到珠江路北下。见一戴眼镜的中年人坐人行道西侧石阶上,面前电瓶车上摆五六本书,小声吆喝:自己写的书,五十元一本,可签名啊。人流如潮,无人答理。其实在南京新街口的新华书店,签名售书的噱头也有人玩,我没凑过热闹。这位先生底层文人特有的懦弱,让人恻隐之心顿生,著书难为稻粱谋啊。我拿起一本,书名《忆念城》,看目录是小说。作者简介上写杨明召,生于许昌,游学南京,认写作为人生不朽之事。我是柴米油盐外加带小孩,哪有功夫看这等书啊!但还是问他可否微信?他赶忙点出手机上二维码。在我扫码付款的当儿,他把书垫在膝上,在扉页上一笔一画地写下:明珠千斛又算得了什么一一杨明召。真滑稽啊,蔑视千斛明珠是你杨明召能说得起的?一个光棍一辈子没见过女人是长的团的,能说得起我不好色?对钱没有兴趣,是马云才说的。马云当初融资时,被人当骗子,他那个时侯能说得起对钱没兴趣?说只想过简单的生活,是成功之后的人才说的。他在成功之前也定是绞尽脑汁,一天也没简单过。

        唉,英雄末路舞文章! 

 我在说谁耶?

               


                                  2019.9.6



《逰栖霞山记》二三事


嵇   友   国

        

     9月6日游栖霞山,晚上回顾这一天的行程,忽觉恍如我这几十年的奔波。感于此,随在手机上写下《逰栖霞山记》,次日走微信上发给刘恩樵先生和林农先生。请求批阅。

        我与恩樵先生曾于1983年到1985年在灌南县大埝中学同事,我教化学他教语文。那时候恩樵先生对语文的认真和对书法的喜欢给我很深印象。对恩樵,口中以先生称,心中以老师尊。回复曰:此文甚好。行踪为线,思路清晰;一路漫行,见闻颇丰,感慨良多,记述俱详略有致;语言雅致,有古风存焉。耐读!

         蒙恩樵先生鼓励,自己检讨写的过程,心里并没有想打算怎么写,也就是把一路的眼前景、心中事如实道来而已。至于说记述俱详略有致,那也是有看头的地方多驻足,写的内容就多点;没看头的地方就没停留,表现在为文时也就一笔带过。一篇好的文章,不可不着意,也不可太着意,得失全在寸心。唯先生美誉耐读二字,实不能当。文章要耐得住各类人群读,耐得住时间读,耐得住匆匆一览读,耐得住反复酙酌读,谈何容易?

        林农先生与我初、高中同班同学,教书时两次共事。教书时与林农先生还同住一室,他桌上的《古文观止》,这是我之前不曾见到和知道的。如果说我今天尚能握管,林农先生是我的引路之人。林农先生回复:最大的优点就是细腻。线路完整,清晰,无缺,有来路,有回路;看得仔细,很多细节描写的叹为观止;几处议论,点到为止,恰到好处,堪为经典。此次游历看来无所目的,游的随兴,写的随意。只是不明白文章的魂是什么?散文形可散而魂不可散。

        前几天读胡兰成时,说唯诗与散文为不得假,叹为高论。就逰记言,写我所见到的我所喜欢的,偶尔议论我所感触的,读者自有读取他所能读取的。林农先生,书生也,教书之余,埋头于诗词创作。倾笔墨之精神多,注经济之精神少,对人间烟火的体恤就尚欠功夫。文章从一下笔的穷游就隐隐表现了笔者所处生活的艰难,偶尔对一处风景能有会心,终究是对书生百无一用的聊赖。最后遇杨明召卖书一事,就文章说,真神助也。

        去年底从员额法官的岗位上退休,员额法官的工作强度和压力,没入额者不能体会。大半年下来,交瘁的心力慢慢得以平复,但另一种压力慢慢爬上心来。两个小双棒孙子一看见就揸开小膀子蹦哒蹦哒的,小嘴巴向上呵呵的,像待哺的小鸟。幼儿园下午四点就放学了,家长们接小朋友们各奔东西,去了不同的兴趣班。其实各家都知道,那兴趣班是不让孩一直看电视的无奈选择。但兴趣班收费可不含糊,一个小朋友一周一个下午四点至六点一年一万元。我们只报了一个班。得想办法再苦点贴补贴补。仍为冯妇,再操旧业?现在的教师是个半体力活,五十岁就该谋一个不上课的闲岗,荡到退休。教书是不行了。法律?它耗了我太多的心力。醉了,宿将还山不论兵。但这行有的余力,学文?能学否?学了,能得济否?一种莫名的难捺。

        手机就当破锦囊,公交还比毛驴强。到栖霞山去一趟吧!

        见路边的小花,自矜其芳;听林中的小鸟,自矜其舌。心中难以名状。 

                                                          

2019.9.12


作者简介:

嵇友国,男,1958年生于江苏灌南。1981年毕业于淮阴师范学院化学系,从教8年,1988年调入灌南县法院工作,从事民商事审判30年,一级员额法官。

Tell:13961368866(同微信号)



images/2/2022/01/nZar0R9Y42990RZlRD2KlTTRFk9yrA.jpg


频道:
专题:
生成作品海报
点赞作品
观看15s视频完成点赞助力++,发现更多新奇特
让视频的内容成为话题,让品牌仿佛您身边的朋友
阅读 3.5万+
点赞 34
更多
  • 广告
    评论 暂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