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俗事杂谈之 过年 作者 嵇友国

双馨诗社
认证编辑 307 作品
2022-01-23 11:51:51

俗事杂谈之     过  年

                  

                     嵇友国

       

        过了冬至就是年,也有说冬至大如年,唐代称冬至为亚岁。是说过了冬就到年上了。一家主妇开始忙年。

        过了冬,大人就嘱告小孩要慎言,不许说坏话,大人对小孩也宽容了很多。整个氛围一下子祥和起来。

        生意人会抓紧催收外面的欠账。欠债的人也抓紧把能变现的东西拿到集市上卖掉,一来还债,二是过年也是用钱的时候。记事的时侯,欠债的人对过年那真是年关。如果不能把债在年前还掉,感觉就做不了人。他如果能挨过了送灶,债主也就不再催债了,全凭人家自觉。到人家主动还钱时,债主还会推让,会说忙什么的,紧的话你先用。从送灶到新正月是不能向人家讨绩的,即使冤家路窄,遇上了,债主也是一脸祥和,绝口不提。欠债者不免会表示欠意,债主也是客客气气,示以宽容。

       据说,蒋介石最终也没批准对毛主席主持开国大典的轰炸。

       现在的一些文艺作品中对嫌犯的抓捕经常安排在婚礼或其母亲的寿诞之时,剧情中法院执行也会选择这个时机。我一直没法理解这些作者是什么心理?他要向人世传达一个什么样的文化?这是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文人之笔,尤甚武士之刀。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民间的大信其实源远流长,浩浩荡荡,远非无耻文人笔下的不堪。以前亲戚朋友邻居借钱,就没有打条立据之说。生产队那么多人做工,就记工员一人记账。商店和生意人都有一个小账本,有钱没钱,东西照买,全凭店家自己在小本上画个果果鸡。哪家过年杀猪,生产队各家来称猪肉,账都不用记。

        农村集市到过年的时候特别热闹,赶集的人并非都是要买要卖的生意人。集市还是农村人闲时闲逛、交流、逍遥的场所。窄窄的街筒里买的,卖的,看呆的人挤人。说书的,玩把戏的会在街筒外的空地上设点,里圈的观众席地而坐,外围站着。节目每到关口的时侯就停下来,由脸面大的人拿出小匾子代表演者向观众作辑:各位父老乡亲,某某来此为大伙献艺,到儿不到请各位担待。出门在外,多有不易。各位父老乡亲,有钱帮钱场,没钱帮人场。这脸面大的人所做的这事叫拿签子。有俗语云,不看说书的要看拿签的。听书的,看把戏的大多会往小一匾里丢点零钱。没钱给的也没事,人家不是说了嘛,没钱帮人场。帮人场就是没钱您不用怕,书照听把戏照看,您在这,就是捧场了,图个人气。平常人的潇湘,全在这人世间的这种祥和与逍遥。

        集市都是隔着开,俗称逢集。相邻的集市都差开逢,像地图多色分设一样。这个集是一四七,那个集就二五八,还有一个集就三六九。到过了冬,叫年事集,天天开天天逢,直到三十晚晌午结束,三十晚是半集。大糕,果子,花生,葵花籽,水果糖,这些都是年货的标配。

        过年的一些礼俗上仪式,是从年三十中午直到元宵节晚上。

        年三十中午,开饭前要享祀先祖,请出祖宗牌位,供上果品和菜肴,烧上纸钱,由家中男士长辈带晚辈向先祖牌位叩头。姑娘媳妇不参加。

        下午贴对联和挂廊。上午不能贴,因为中午有祭祀活动,门上贴了红纸,先祖的魂灵就无法进门。

        晚饭前接灶,要放鞭炮。二十三四送灶爷上西天去述职人间世事。送灶要吃糖饼。让灶爷的嘴甜上,上天言好事,没有坏话说。三十晚回人间复职。

        晚上守岁,吃着花生,磕着瓜子,扯着渔樵闲话,拉着张长李短。长辈都以压岁钱辅以激励,熬到半夜,才许小孩睡觉。守岁时不许小孩任着性吃花生瓜子,担心炒货会上火。上火了会牙疼或多梦,怕大新年早上说坏话。守岁熬夜,也是让小孩爽爽屎尿,不要在大新年早上就喊出这等事来。

        大年初一早上由男主人起来燃放开门鞭炮,主妇也起身拾掇早茶。

        男主人在泥火盆中以豆秸秆或芝麻秸秆升起元宝火。豆秸秆称摇钱树,芝麻秸秆喻芝麻开花节节高。

        各人起身,晚辈向长辈道好祝福。长辈会给晚辈孩子们红包。除夕的红包称压岁,大新年的红包称彩头,意在新年开始,有一个出彩的开头。进早茶,佐以大糕小果,早饭以汤圆和水饺为常。开口以糕喻高高兴兴,高升发财,汤圆喻圆圆满满,还称元宝,水饺俗称弯弯顺喻万事顺遂。刘恩樵先生有诗云:

                才食开口糕,

                又吞大元宝,

                再盛万万顺,

                大年初一好。

        早饭后,家族中的晚辈向长辈拜年,户族大的一直串到下午。如果家族中有人新丧,平辈晚辈都要去叩新牌位头,主人中午要以酒席答谢,这是主家的一件大事情,不可含糊。小孩则是结帮起来跑年,家家到。主妇事先都会用纸包些花生瓜子,也会放几片云片糕,每人一包。那纸包包的松膨膨的,纸包不小,实质内容不多。小孩不拆纸包,都晓得哪家的纸包实在,哪家的纸包虚头大。反正是没犯本钱讨来的,所以大人小孩都高兴,其乐融融。

        小孩巴望过年,不单是吃好穿新和放鞭炮。平时都被吆五喝六的帮大人干活做事,要小孩知道替闲。稍有不周,还有严训。零花钱就没这说法。大人的这宽容与慷慨,小孩只有在新年才能得到。这种宽容与慷慨还播及到邻居,大有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之象。这种一连多少天不干活做事还有小零食外加大人好脸色的体验,对那个时代的小孩,是太珍贵了。

        初一初二在宗族中走动,没走动内容的,在家烤火或睡觉。一年忙到头,不容易,好好歇歇,称纳福。初三初四开始走亲戚。丈人舅舅表叔姑姑这些长辈家一定要到。如果不到,就是失礼,长辈会见怪斥责的。真叫省人钱,落人怪,但凡透气的人都乐得讨顿吃喝,这傻事是不犯的。然后是子舅老表平辈关系,互相走动问侯。关系密切的,一定会挽留你在那过几天。关系再淡的亲戚,也得留你吃顿中饭。走的时侯要告别致谢和邀请,通常是难为某某人忙饭吃,走了。什么时间再到我们家走走,过两天。

        这种从容的民风亲情,因交通的便捷和社会节奏的加快,现在没有了。亲戚家有事,直接到饭店,吃完饭,鸟兽散。这亲戚家不要说锅门嘴朝哪不知道,连大门朝哪甚至住哪小区都不知道。九几年与同事上上海,打电话卞中春,在宾馆吃住安排了,临了还特地约到家里搓一顿。说不能让老同学说到了上海沒到老同学家里喝过一口水。难为了老同学还记着这乡情民风。女主人陈春秀的热情与殷勤更是让我至今难忘。

        过年时宗族、亲戚乃至朋友之间的走动拜年,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社会功能,那就是表达感恩和化解恩怨。受过人家的恩,承过人家的情,过年了,对人家要有个交待的。提上糕果小礼,表达真诚的谢意。恩可以不报,情可以不为,但忘了就不行。处邻葛居,礼尚往来,多多少少会生出一些芥蒂。怎么办?谁都想要面子,哪个都不肯先低头。过年了,可以借拜年的机会,上个门。有时话都不需明着说,欠意也不用明着道,你能上门,意思就有了。古话说得好,伸手不打笑脸人。真是相逢一笑泯恩仇。

       只是这一古老的社会功能被现在的所谓文化人视为不屑,让人可叹。

    


                                                       庚子除夕



作者简介:

嵇友国,男,1958年生于江苏灌南。1981年毕业于淮阴师范学院化学系,从教8年,1988年调入灌南县法院工作,从事民商事审判30年,一级员额法官。

Tell:13961368866(同微信号)


images/2/2022/01/iSxAsGWPz4Wrq3PoW4Y8XCVw4XxQQ3.jpg

                   

频道:
专题:
生成作品海报
点赞作品
观看15s视频完成点赞助力++,发现更多新奇特
让视频的内容成为话题,让品牌仿佛您身边的朋友
阅读 3.9万+
点赞 9
更多
  • 广告
    评论 暂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