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俗事杂谈之 大厨 作者 嵇友国

双馨诗社
认证编辑 307 作品
2022-03-12 09:09:56

俗事杂谈之       大厨

                    

                       嵇友国

       

       君子远庖厨,这句话不知误了多少人。好像庖人厨子不值得君子相交。

       老子以庖厨之艺喻可以治国安邦,谓之治大国如烹小鲜。可见艺有万千,其道一也。

        厨子在农村被称大厨。百作之中,大厨是最早进入我的记忆的。究其原因,当然不是慕其治国安邦之道,而是归结于吃。

        王文操,身魁梧,面阔大,酷似绘画上的朱元璋。如在世,已逾百岁。家住新集街东小炮楼,是我们那一带的名厨。据说厨艺得传于其父王贵香,他又传于他的四儿。他是我最早记忆中的厨子。我婚后酬客,母亲过世,这两层事的桌子都是他父子两代人操办的。父亲说,我们家以前的宴席就是请王贵香操持。如此说来,王家三代厨艺为我们家三代人的事情献过手艺。

       王师傅不识字,但我总感觉他是一个文化人。说他是文化人,是因为他知事明理。虽说没有贴面的厨子,但他会根据主家的手头,为主家悉心谋划,如何把事情尽量办得体面。在没有知客时,会帮主家把客事安排服服帖帖的。如果有客人不顾大局,歪枝扭梗的,他几句话就可以摆平。我估计这都是缘于王师傅的经历,这经历在不知不觉被理论化,成为心中的认知并转化历练于口头的表达。不是识文断字的人就能称文化人,有人大学中文系焉,言必唐诗宋词,却不懂人情,不知世故,不明事理。那你说他有文化?没文化?那只能叫有知识。

        他的活道更不含糊。排斩坨子时那两把刀交替作上下翻飞,令人眼花。一盆肉糊被和到最后像打春卷皮的面头一样,绕手翻动。主家配以打下手的,只能洗菜剥葱。姜用姜末姜丝姜片,葱用葱白葱叶,是马蹄段还是葱花,不容旁人上手,全部自己操刀。主人说几桌人,那坨子盛几碗,不多不少。说什么时间开席,定板定块,不慌不忙,分分不蹉。

        王师傅都是自备的碗盏,一式水青花细瓷。那青花大撇碗真是好看,分大中小三号。主人手头好,要好看的就用大号。大厨对打下手洗碗盏、上菜端盘子总是千叮万嘱,害怕打了或有磕碰。后来的小王师傅他们就省事了,有绞肉机,搅拌机,有外送碗碟。不知道那些青花的细瓷的碗盏是否还在?

        上菜顺序有固定程式。八碗八碟,八冷碟四荦四素先于热菜一次上齐。八碗的第一碗是鸭饭,是鸭肉拆丝与菇、笋烩好扣在米饭上的,浇上鸭汤。这第一碗菜,有汤有水,有荤有素,有菜有饭,为喝酒垫垫肚子,真是贴心。这道现在简化为杂烩菜。后续虑客人食饱脾困则司辛辣以振荡之,俟客人酒高胃疲则司酸甜以提醒之。现在桌子,上菜也没那么多讲究了。豆腐粉条,乌龟王八,狗肉和下水都能上桌,这在以前是不作兴的。上次在一小饭店,第一道上干煸辣子鸡,第二道尖椒干煸四季豆。喝着白酒,各人又生怕赖后,抢着喝。一圈下来,心如刀剐。

        如是喜宴,到四碗菜上齐,客人酒酣耳热之际,大厨在桌旁为客人递上滚热的手巾把和雪花膏。这俗称操香。擦过脸后,酒意消了三成。当然这手巾把客人用的也要文雅点,也就眼角眉梢,象征性擦把,不要酒没喝两杯,眼眵成团子,不好看。就是夏天也不可以把衣服撩起来,去擦心口肚腩。当然不能忘记对大厨道谢和在衬上红纸的碟子里放上红包。

        究竟是否要在操香时给红包打赏?各家做事不一样。如主人顾及大厨尊严和不想让客人破费,会先与大厨说知,客人不打赏,主家会在酬金中考虑,说好后也知会客人不必拘礼。

        现世风颓废,有的主家不厚道,干脆明说不给酬金,让大厨就去苦操香钱。这就出现大厨对客人硬剐,客人逼大厨喝酒的搏弈。场面虽说热闹,但纯朴、厚道失矣。

        在我记忆中,还看过王文操师傅一次叫谢赏的仪式,他说他表演的谢赏的舞姿招式叫大鹏展翅。这种好看且隆重的仪式,后来就没有再见到过。那是堂姑出嫁回门的宴席,为新姑爷第一次上门而举行。堂姑家当时是四合头房子,三间堂屋,两旁是边屋,前面是三间是过道。说三间过道,其实两头都是房间,只中间一间对过门作为过道,与堂屋的明间直对。听说要谢赏,过道门口的大场上和家天里挤满了人。堂屋明间当门只摆一张八仙桌,桌子的大面横摆,抺头东西。新姑爷坐北面南,直对过道大门。背景贴墙是大条桌,两端红烛高照,上方挂着喜庆的中堂。天子的明堂在金銮大殿,百姓的明堂是堂屋的明间,现在习惯叫当间。堂屋不论三间或五间,中间那间最大叫明间,两边叫房间。此刻的新姑爷犹如天人,完全是一种得美人而拥天下的庄严。谢赏时唢呐高仰,锣鼓喧天,新姑爷对面两客人暂时离席,王师傅从过道大门起,一个亮相,旋即蹲着脚步,扑腾双臂,前走走,后退退,左顾右盼。临近门口,一个踮步跨入堂屋席前,还没等到你看真确时,一转身,新姑爷面前放有红纸包的碟子已在他手中扬起。随一声谢新姑爷赏的唱腔结束,真让人意犹未尽。

        随着文革的深入,这些都被禁了。

        王文操师傅能把每一款菜肴当作自己的艺术品,这是对自己手艺的尊重。感觉他是我们见到的最后一代的农村厨艺人。

        现在一说厨艺,就大谈煎炸蒸煮等技术层面,要不就庸俗化为雕龙刻凤。其实技术只是艺术的基础,艺术才是技术的终极。从技术到艺术的过渡是一次质的飞跃。

         厨艺的终极化追求,是顺应天时,尊从物性。笠翁之述饮馔,随园之列食单,无不顺从而弗逆。秋雨先生有诗云:

               天下万物有天序,

               知厨便是知太初。

               百姓生息乃至理,

               一缕炊烟胜宏图。

        化育万物者,天地也。然能使一物各显一性,一肴各呈一味者,厨子也。味之彰否,滋之益否,全在烹饪一途。

               酸甜辣苦咸香臭,

               鲜嫩脆酥淡浓肥。

        就如同嬉笑怒骂,插科打诨,在高手笔下,皆成文章。

        世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技艺没有大小之别,只有高下之分。要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行行都不易;能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行行都出彩。

        知此,则近乎道。


作者简介:

嵇友国,男,1958年生于江苏灌南。1981年毕业于淮阴师范学院化学系,从教8年,1988年调入灌南县法院工作,从事民商事审判30年,一级员额法官。

Tell:13961368866(同微信号)


images/2/2022/03/oSTWZLZn0PvOLOdHpztuUP6sZZWpNO.jpeg


频道:
专题:
生成作品海报
点赞作品
观看15s视频完成点赞助力++,发现更多新奇特
让视频的内容成为话题,让品牌仿佛您身边的朋友
阅读 6.3万+
点赞 169
更多
  • 广告
    评论 暂无
    发表评论